虚假流量正在淘汰真实账号

“虚假流量”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

虚假流量正在淘汰真实账号

1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

一个深圳创业者,哭诉遭到新媒体巨头蜂群的假数据欺骗,353万的浏览0下单。微博刷水的瓜一下就传开。而后有心人一查,发现所谓的受害者,也是一个想用所谓科技产品收智商水税的家伙。

一场产品骗子与新媒体骗子的闹剧,再次引发关于新媒体数据造假的热议。

2

真实的账号自然是有,一类是头部大号,用户多,真实数据基数本身大,能够满足市场对于各种数据的需求。一类是不接广告的号,数据不稳定,但是真实的。

这两类以外的账号,微博微信抖音等不同平台,或多或少都有水分。

非头部大号,真实数据完全没办法商业交差,即便是头部大号,也不敢保证完全没有一次数据造假。

我见过接单言之凿凿要刷水就不合作的账号,该接还接,该刷还是刷。

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标题,新媒体的数据,潜规则是淘汰绝对真实的账号。

我相信大部分博主,打心底抵触刷水,瞧不上刷水。

现实却是一个恶的生态,你不刷,真实阅读是两万。别人刷,真实阅读不到1000篇篇刷到三五万。

久而久之,假作真时真变假,代理商、客户慢慢走到一条船上,你不刷就会被淘汰,你刷还是不刷?

因此,大有一部分人对于这场闹剧是嗤之以鼻的,皇帝的新装早就不是新鲜事。

可以肯定的是,风波过后,造假一如既往,哪怕是蜂群,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还可能因为这次事件,声名远播,接进来更多生意。

3

这个问题只可点到为止,已经说得很破了。

说说明朝制度里淘汰清官的潜规则,或许你能更好的理解我说的意思。

明朝给官员开的薪水特别低,领取时国家通过不等价的物物兑换,又克扣掉大部分,一个官员到手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养活一家人。

要活下去,就必须有灰色收入。要保证灰色收入长久安全,往上要贿赂,往下要盘剥,利益才能长期流通。

这样的制度下,清官难做。

一个正直人走进官场,他要么加入谋求灰色收入的大队伍,或者一生清苦,让家人吃穿不好,做一个至清至澈的清官。

人性趋利避害,日子都过不下去,还有想法做清官的人,势必非常之少。

整个明朝,像海瑞这样的清官是非常少的。

我们还不能说有灰色收入的官员就不好,根本是制度的恶筛选和循环,逼迫大部分官员要有额外收入,才能安身立命。

当额外的灰色的收入,变成官场生存的潜规则,你想想大多数人会当客观上的贪官,还是主观去做清官?

4

当刷数据,成为新媒体竞争的一个工具,不用的人,最后会发现,等待他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退出死亡,要么下场刷水。

清官不是没有,是罕见的。绝对真实的号不是没有,是极少的。

网上说,微博数据有水分的号90%,微信70%,只要刷水一日不停止,这个比例就将继续上升。

虚假的流量,一点一点的蚕食真实账号,让真实的账号,退出商业竞争,或者别想商业变现,更多情况会让越来越多的号也注水。

而纯粹真实的号,除非本身体量大,不刷水就能长期把刷水的账号甩得老远。

这样的账号像清官一样罕见。

5

微博刷水事件,还暴露出两个有趣的现象。

一是大多数人是善良正直的,厌恶这样的纯粹欺骗,即便是那些平日里也心照不宣下场刷数据的人。

这足以证明,如果有一个毫无虚假流量的竞争环境,人们是愿意凭借纯粹真本事参与竞争。

奈何新媒体流量环境已一去不返,净土是不可能存在。

另一个是凡哭诉营销,必刷屏。

要说什么营销,能达到几乎100%的行业刷屏,多年观察下来,我看就只有哭诉营销。哭诉被假号骗、哭诉被甲方骗稿、哭诉被抄袭挪用、哭诉被公司无故辞退,没有不刷屏的。

做品牌,你可以不懂营销,但一定要懂哭诉营销。

万一碰到窝火的事,一顿哭诉,一篇真实的刷屏文章,一夜涨粉成大号。当然,副作用是,你很可能就不想做品牌,转行就做号去了。这是笑谈。

6

蜂群的严正声明非常蠢,等于是承认自己商业诈骗,只是没有骗几十万。

虚假流量淘汰真实账号的大环境下,被爆出的蜂群当然活该。

恐怕它们自己会觉得很无辜吧。

我推荐他们去看一部电影《万箭穿心》,马学武被厂里通知下岗时,他一脸无辜地问为什么会有我?

“偷吃的人无数,你是第一个被警察抓现形的。”

7

骗人者最不能忍就是被骗。

最是同类知软肋。

一个产品骗子和一个新媒体骗子的闹剧,好笑却于大环境无济于事。

利字当前,故事仍将轮回,没有结局。

业界动态

下沉的互联网,铁打的执行力

2019-10-18 17:51:40

业界动态

数字时代的商业逻辑:连接驱动增长

2019-10-18 18:08: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