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常见的六种死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介绍下产品常见的六种死法吧,可以在工作中排排雷。

产品常见的六种死法

1、自以为是

“我是我们产品的资深用户,我自己特别需要这个功能,加上之后用户体验会大幅度改善,留存肯定就上来了。”

没听过上面这句话的产品经理,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

互联网行业里充斥的这样的人,他们的角色可能是CEO、副总裁、运营经理、工程师、甚至可能是产品经理本身。他们自以为是用户,自己的体验和观点就可以直接用来产品决策,不做任何量化分析。

你要是问他们,有这类诉求的用户有多少?有没有做过分析?做了功能预期会改变哪些指标?他们一定回答不上来,还会说:“我们要有用户思维,要有产品感,要尊重每一个用户”。

如果功能上线之后没人用,他们一定会找到新的理由,比如:”你们功能没做到位“,”别人还有一个功能是和这个配合的,我们没做“。

产品第一种死法,自以为是的人获得话语权。

2、狐假虎威

“这个是有经验,以前我在XX公司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这句话常出自于一些在大厂混资历然后通过吹水跳槽的认识。言必称竞品,因为自己在里面待过,就把里面的一些做法奉为准则,最后往往落得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当然,每一个狐假虎威的人背后,也都有一个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老板。总想照搬竞品的经验,快速复用,就会招一些夸夸其谈的竞品员工。而因为对方了解信息,甚至可能放低招聘标准。

而狐假虎威的人往往也见得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对前公司内部的事情也就知道个一知半解,不知道产品设计背后的前因后果,不会根据新公司的情况作出调整。最后效果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3、隐含假设

“我们正常投放新用户成本是230元,这次拉新我们用了红包裂变的方式,新用户成本只有32元,一次获得了50万用户。”

这固化乍一看令人激动,但是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红包裂变和投放的用户质量相同。当我们揭开这些隐含假设之后,就可以窥见这句话基本没有意义。红包裂变的用户中有大量的羊毛党和非精准用户,甚至有很多黑产刷量。也去去掉作弊和低价值用户,效果并不如投放。

关于隐含假设的问题,我最近读了一本不错的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可以推荐给大家,里面提到了很多识别隐含假设的方法。

4、扬长避短

“我们模块使用量相比上周提升了200%,这和我们本次的活动有关…..”

当数据汇报滔滔不绝进行时,背后实际的情况可能是从50增长到150,都处在非常早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但在这次汇报上,就尽量避免提具体的数字。

虽然在工作中不会数据造假,但是有无数种方式对数据进行修饰,只保留正向的数据。先有结论,再根据结论去找数据,如果找到的数据不合适,那就想办法换口径。

总而言之一句话,总能找到一个角度,让数据变得好看。

这些方法常见于绩效考核周期答辩时,即使公司大盘数据一直在掉,所有人的数据却都是好的。

5、李代桃僵

“通过强化push发送,我们的用户活跃显著增加了。”

这种说辞在汇报中,应该也很常见。这种说辞的问题是,虽然自己的指标提升了,但是影响了别的指标。换个经济学名词就是,这种功能有很强的负外部性。

打扰用户虽然可以提升活跃,但是可能会导致很多用户关闭推送通道甚至卸载产品。持续进行打折优惠可能会伤害品牌调性和原价购买用户的忠诚度。

只顾自己指标的提升,不管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很多这样的迭代甚至是对业务造成了长期的伤害。比如顺风车为了单量和资本故事打造的所谓社交属性,最终给滴滴造成了空前的监管和舆论压力。

“若有完美,必有谎言。”多想想代价是什么。

6、强加因果

”我们分析指标A提升的时候发现,指标B也提升了,后续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指标B来提升指标A“。

相关性和因果是两个概念,但是很多人就喜欢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

“随着我年龄的增加,中国的GPA逐年攀升”,这两个事件是典型的相关但不因果,背后共同的原因是时间的推移。虽然听起来很滑稽,但是很多强加因果的数据分析和这句话没什么区别。

当然,之所以强加因果能够大行其道。除了很多人没有批判性思考能力,还是因为这也迎合了管理层对于确定性的需求。人们不喜欢事情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人们不喜欢不确定性,大家需要因果来缓解焦虑。

但这样的因果带来的结论,必然会让产品每况愈下。

业界动态

探索中前行 | G端产品设计之路

2020-6-30 8:53:27

业界动态

9种醒目的UI图标,带来出色的用户体验

2020-6-30 8:59: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