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需求判断

产品经理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职业,无论过程如何,最终是要对产品在市场上的反馈负责,而一个产品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然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其中,需求判断,是一切的基础,后续的效率固然也十分重要。

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需求判断

但在需求环节出现的问题,是无法通过后续的工作来弥补的

把握需求判断的质量,也是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

其他方面弱一点,可以由别人补齐,而需求判断则必须由产品经理本身来决策

需求决策的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水平的高低。

1、什么是需求

关于什么是需求,互联网上有很多定义。

其中流传甚广的,是“痛点”、“痒点”、“爽点”的说法。

这个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两点问题。

第一是这个说法侧重于描绘用户体验,体察用户感受在需求挖掘的初期固然十分重要,但还只停留在需求判断的表层。

第二是这个说法过于主观,好像用户的需求,用户哪里痛、哪里痒、哪里爽,是可以由人,也就是产品经理来定义,但实际并不是。

正如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学科,而不是用来操纵人心的技巧。

需求判断也不是要产品经理思考如何控制用户行为,而是研究行业和用户的客观规律。

广义的需求,是用户内心情绪的体现

具体的需求,则是用户基于自身的特殊条件,在具体情境下,对当前解决方案的不满情绪

要体察具体的需求

第一要体察用户个体的特殊性,千人千面,产品经理要先发散再收敛,既了解无数用户的具体需求,又能提炼出抽象的群体需求,这要求产品经理的功力和人文素养。

第二要体察具体情境,需求一定是放在某个具体情境下才会产生,对需求场景的观察和总结必不可少。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地观察,体察用户内心的感受,并感同身受地思考如何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才可能察觉到高质量的需求。

用户会对什么不满意,具体不满意的点有多少,不满意的程度是什么,他做决策的情境和情绪是什么,都是需要产品经理去细细体会的。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体会每一个个体的情绪和需求,再总结出抽象的需求,是产品经理要做的第一层工作。

所以,持续不断的接触用户,是产品经理不管时间多么宝贵,都需要坚持的日常。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自己是资深用户的产品经理,比较容易做出优秀的产品。

或者可以这样说

如果你不是自己产品的资深用户,就必须把自己变成是。

在这个层面上,做需求判断需要产品经理具备一定程度的同理心。

具备很强的同理心不一定在做产品经理上有优势,但显著缺乏同理心是一定当不了一名产品经理的。

2、什么是有价值的需求

用户需求是无边无际,但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却必须要找到一个锚点。

对于产品思考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切实的需求,这个切实与否,参考的是原本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经济学所说的机会成本。

一个没有机会成本的需求是没有价值的

一个需求的价值,取决于它参考的锚点

比如外卖这个需求,是相对于用户原本需要下楼点餐或者堂食的成本

显然,外卖具备某些方面的优势,而且有些特定场景中已经实现了(比如网吧门口通常有一家提供送餐服务的饭店)

所以,我们用逻辑判断外卖的需求是可行的,而且已经被一定程度验证了

这样的需求,在产品层面是比较有价值的

既然需求判断的锚点,是用户的机会成本

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对自身所处的行业和用户非常了解,才能细致入微的体察到用户做每一次选择的考虑是什么,机会成本是多少

只有深刻地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业务和用户,才具备对需求作价值判断的基础

否则,要么盲目下注,要么人云亦云

对于企业来说,需求判断的价值也是对一名产品经理工作效率的主要考察。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必然要求内部效率高于市场效率。

需求的实践是需要时间和成本,如果不加甄别,可以做的需求可能是无穷无尽的。

做错一个需求,轻则浪费时间和资源,重则失去机会、一蹶不振。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什么是有价值的需求,需要产品经理在内心不断地做思维实验。

思维实验的准确度,依赖的就是产品经理对行业和用户了解,以及自身的功力。

思维实验结果越准确,决策的质量越高,做产品的功力也就越深。

在这个层面上,需求判断要求的是产品经理对行业和用户足够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产品经理过于依赖数据反馈,动辄就是“A/B测试”,甚至不能“A/B测试”的需求就不做。

善用数据当然也是产品经理的一项能力,但长此以往,必然使自身的决策能力下降,不能胜任更高的挑战。

3、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上面两点,用市面上流行的说法,也可以被称之为“真需求”和“伪需求”的判断。

但我更愿意描述为需求的“价值”。

因为真伪的判断太过二元对立,世事并不是非黑即白,这是每一个产品人应该懂的道理。

需求有价值与否,更多的是产品经理在内心积累了足够多行业案例的基础上,做的权衡和考量,用价值大小来衡量更加准确

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找到了在用户价值的层面值得一试的需求。

下一步,就是关于如何实现,也就是分析需求的可行性。

很显然,太过容易实现的需求,也许早已被做出来。

太难的需求,又还没有到实现的时机。

在二者之间,剩下的已经不多。

还要进一步结合自身和公司的情况,包括人员配置、开发周期和资金实力。

加上对近期科技发展动态的敏感。

才有机会在能与不能之间找到一线生机。

把握需求的可行性,需要的是对具体技术实现难度,行业动态以及短期科技发展水平的敏锐把握。

找出一个有价值的需求,又恰好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可以由你所在的公司实现。

实在是一件概率不高的事

而产品经理的日常,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一线生机

这也决定了,虽然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在我国日渐火热,但成熟的产品经理仍然凤毛麟角

一方面,产品经理的实践机会和行业形势紧密相关。

一个大浪起来时,可能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产品经理,但浪头过去之后,可能在行业里钻研5年10年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没有常胜不败的产品经理,因为需求决策本身就是对未来的赌博。

所以,成功的产品经理,往往有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风范。

百度的俞军,微信的张小龙,苹果的乔布斯,莫不如是,实是产品经理对职业素养本身的要求决定的。

4、需求的实现以及商业价值判断

筛选出有价值并且可行的需求,产品经理在需求判断上的主要工作就已经完成了。

再往后

一方面是需求的实现。

这需要产品经理的管理协调能力以及行业实践经验。

这往往通过工作年限的积累就可以获得,即使自身十分不擅长,也可以在团队其他人补齐。

另一方面,是需求的商业价值判断。

对于顶尖的产品经理,这也是需要做的功课之一。

但这方面,归到公司的战略选择层面更为合适。

不是每个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用到这方面技能。

这里就暂时不谈了。

如果有必要的话。

将来会另开一篇来聊这个话题。

5、关于其他

之前写过一篇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是取舍。

其实无论是需求价值判断,还是需求的可行性分析,抑或是需求的实现。

都需要用到取舍的思维。

但需求判断,更倾向于单点突破,需要的是想象力和洞见。

而取舍,则更倾向于资源协调。

二者,分别对应产品经理的不同成长阶段。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还是要在需求判断上多下功夫,这是一个产品从0到1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后面的故事。

在一个行业里经过了一次完整的需求判断过程,走过从0到1的路,看到自己的产品(功能)上线被用户认可,是一名产品经理的成人礼。

走过这一步,才算是入了产品经理的门,剩下的路,则是往更高的阶梯攀爬,追逐更有价值的需求实现。

最后,本文关于需求判断的说法,是本人基于实际工作的总结。

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参考。

每一个产品经理对于需求判断的理解,可能也不尽相同。

欢迎各位交流讨论。

业界动态

价格歧视:双十一的真相

2020-8-9 15:34:57

业界动态

品牌建设入门指南

2020-8-9 16:50: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