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应该懂点经济学(二):市场经济下的交换

前面已经说过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交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市场经济下的交换是如何发生的。

产品经理应该懂点经济学(二):市场经济下的交换

人们为什么愿意互相交换物品或服务?交易双方希望自己的处境能够比交换之前更好。有的经济学家会认为不可能交换双方都比之前更好了,一方的收益肯定来自于另一方的损失。但偏好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对某样物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你手里现在有一个苹果,但是由于早上刚吃了苹果,所以换换口味。刚好你的同事有瓶酸奶,此刻他对苹果的需求大于酸奶。这时你们双方完全可以达成交换协议,交换后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是通过物品来进行直接和间接交换的。让我们用一个直接交换的案例,来说明在易物交换过程中,具体价格是如何呈现的。

现在有两种类型巧克力,花生口味和草莓口味的。假设小明和小王两人对巧克力的偏好是一致的,并且每人最多只能拥有4支同样的巧克力,那么每人能拥有25种可能的组合。小明和小王两人对于巧克力偏好的排序如下(花生巧克力用字母S表示,草莓巧克力为M):

产品经理应该懂点经济学(二):市场经济下的交换

偏好排序越靠上,代表越偏爱该组合。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人对花生巧克力的喜爱都超过了草莓巧克力。

同时,人们对物品的估价是按单位(或“在边际上”)进行比较的。如果只能选择1颗巧克力时,他们会选择花生口味儿而不是草莓口味的;当已经有1颗花生巧克力时,另外一颗巧克力他们更想拥有草莓巧克力。

巧克力越多他们越开心,并且喜欢多种多样。例如,他们宁愿拥有第17顺位的1颗花生巧克力和1颗草莓巧克力,而不是第19顺位的3颗花生巧克力和0颗草莓巧克力。

虽然小明和小王偏好是一致的,但如果最初大家拥有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他们仍然能从交换中获得收益。

假设现在小明有4颗花生巧克力和0颗草莓巧克力,小王有0颗花生巧克力和4颗草莓巧克力。双方是否愿意拿出1颗巧克力进行互换(比率为1:1)?显然大家是愿意的,因为互换后大家的偏好都上升了。小明由第16顺位上升到了第12顺位,小王由第18顺位上升到了第13顺位。一次交换之后,他们可以继续进行交易来提高自己的收益,直到双方达到唯一的均衡位置。

上面的交换是按照1:1比率来进行的。假设现在小明对小王说:“给我两颗草莓巧克力,我就愿意换给你一颗花生味巧克力,不愿意就拉倒”。这笔交易划算嘛?对小明来说肯定的,这样他的偏好排序会从现在的第16顺位上升到第7顺位。对小王来说同样获益,从原先的第18顺位上升至第15顺位。

另一方面,如果小王也对小明放出狠话:“给我两颗花生巧克力,我就愿意换给你一颗草莓巧克力,不愿意就拉倒”。这样的交换对双方来说同样都是获益的。

最后还有第四种可能。假如小明铁石心肠,坚持用3颗草莓巧克力才能换1颗花生巧克力。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小王真的相信这就是“时价”,他也能改进状况。

直接交换给每个参与者都带来了收益。人们可以自发地互相交换财产,交换的结果使得每个人拥有的财产的主观价值都高于初始状态。

不过直接交换也有它的局限性。假设有一位农民需要进城把自己穿破的鞋修好,他手里唯一拥有的物品就是几十个鸡蛋。这时他除了需要找到一位修鞋匠之外,还需要这位鞋匠当天刚好需要鸡蛋。直接交换使得人们无法专心从事一些行业,因为这样做太冒险了。为了防止找不到交易对象,人们不得不自给自足。尽管直接交换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不可能发展出密集的专业化与大规模工业生产。

正是直接交换相关的局限性,催生了间接交换。间接交换是指交易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换回的商品不是为了直接使用,而是打算日后换点别的东西。一旦我们允许间接交换,那么直接交换的限制就消失了。

回到上面农民修鞋的例子。如果那位修鞋匠暂时不需要鸡蛋,但他需要牛奶,那么农民完全可以去找手中有牛奶而更需要鸡蛋的人交换。

间接交换的巨大优势是,它促进了多人之间的财产重组,并使得人人受益。但它也有问题,比如上面的农民他就不得不在街上游走,寻找需要鸡蛋能换牛奶的人。除了消耗体力,还必须耗费大量心力,去跟踪几十甚至上百种重要的价格比例,以确定一笔交易是否“划算”。如果那位修鞋匠除了需要牛奶外,还需要鸡肉,那么就必须对比鸡蛋分别与牛奶和鸡肉之间的比率。

这个时候货币出现了。货币定义为“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简单地说,货币能与任何商品进行交换。人们不再需要以物易物了,他们首先出售自己的产品来获得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

当一个社会使用货币交易时,仍旧保留了间接交换的全部优点,但缺点却大大减少。人们再也不需要跟踪不同人心中几十上百种商品间的价格比率,在货币的帮助下,他们只需要找到那些感兴趣的商品,并记录以货币标示的最高和最低价格。

货币的产生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们在纯粹的直接交换下交易时,某些商品(鸡、鸡蛋、盐等)将在交易中得到广泛的需求,而另一些商品(望远镜、鱼子酱、大键琴等)却乏人问津。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间接交换显而易见的优势,最初那些畅销商品的市场接受度将得到巨大飞跃。那些起初不打算直接使用高市场接受度商品的人,也将愿意在交易中接受这些商品,因为他们知道,很容易用这些商品来交换自己最终想要的东西。如果滚雪球的过程达到关键点,即几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接受这种特定商品作为交易对象时,那就标志着货币——“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的诞生。

业界动态

互联网需要差评,有差评、才真实

2020-11-1 9:19:22

业界动态

饿了么加注双十一,美团“弃牌”背后

2020-11-1 9:35: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