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有一说一,《从点子到产品》是目前为止对我裨益最大的产品书,它比大多数讨论“术”的入门书更深一些,又比俞军老师讨论“道”的书更浅显更偏应用一些。作者刘飞也经常会在公众号“刘言飞语”里,表达对一些前沿产品的insight。相比于PC互联网时期的产品前辈,飞哥似乎离我们更近一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在大厂做产品,很多时候会更多考虑商业价值、考虑增长数据,有时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不足,对于产品的敬畏心不够(虽然这在大多数商业公司无可厚非)。通过这本书了解产品,可以让读者看到产品和产品经理的全貌,并且更好地关注产品本身而不只是商业。

并且,这本书能够很好地回答一个问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产品经理和其他人并没有明显的软硬技能上的差别,甚至在企业筛选人才时,也没有那么容易量化识别候选者是否为最合适的那一个。这本书谈到了产品经理身上那些不显眼但重要的素质&软技能:对于需求和商业机会的敏感度、打造产品核心价值的能力、去繁从简的克制、寻求最佳实现方案的强逻辑思维和高度理性、对于数据&技术&设计等多领域知识的快速学习能力、足够灵活开放、足够亲和善言、足够有耐心为事事兜底……读来让我受益颇多,故在此share给有缘人共同探讨。

第1章 点子与方案

1. 产品从需求出发

对产品模型来说,首先要确定一件事:用户到底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问题:用户是不是有需求?你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 产品模型检验矩阵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3. 判断需求是否存在

3.1 市场的存在:指市场规模及发展阶段。

3.2 需求的存在:指的是需求出自臆想,还是真实的发现?是否有人一拍大腿感叹“要是有这个产品就好了”。

3.3 用户的存在:指的是针对判定出的需求,用户群到底存不存在,是否能支撑产品存活。

4. 判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4.1 提供的可能:对于PGC内容产品,官方是否能真的能提供优质服务和内容;对于UGC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是否有意愿提供。

4.2 发生的场景:功能要能找到恰当的使用时机和触发条件。

4.3 接受的意愿:用户的接受度,产生疑虑的可能性。

5. 产品模型创造的价值是否是正面的

5.1 效率:能否让一些事情变得更快捷、更有效率。

5.2 成本:效率跟成本往往是对应的。如果提高效率,成本通常会降低。但如果效率提升了,成本却也随之提升,最终是否为正收益。

5.3 体验:体验也是很多产品的价值所在。能够让用户在不耗费更多成本和时间的前提下享受更好的体验,也能让产品模型足够稳固。

6. 互联网商业模式

广告、售卖、增值服务、佣金/抽成、企业服务;

7. 内容产品商业化思路

7.1 给用户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很多个性化的、定制化的内容服务,像2016年中旬流行过一阵子的付费问答平台“分答”、“值乎”。

7.2 让用户更早得到(时效性权利)。比如有的付费会员可以看到最新的剧集。

7.3 让用户拥有其他特权,针对产品功能定制化设计。比如很多电子书和音乐软件,可以在云端存储所需的内容,需要时可以随时获取。

7.4 直接获得打赏或赞助。比如很多博主和网络作者都能通过内容获得关注者的认可和赞赏。

8. 团队很重要

有足够好的团队,你才会有正确的战略,才会有强的执行力。归根到底都是人。

第2章 找到产品核心价值

9. 为什么要找到能代表产品核心价值的功能?

第一,基于相同的核心价值设计逻辑一致的功能,聚合产生价值增益,而不是零散功能。

第二,单一的核心价值能够让用户对产品产生认知,更理解这个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10. 张小龙讲的“用完即走”,并不是不要黏性,而是更关注用户利益(如提高效率),长期地留存用户

用户迁移价值公式:X>Y1+Y2

X是超预期给用户带来的愉悦感和实际的好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等)

Y1是把用户转移产品的心理成本(对新产品的陌生感,以及尚未建立的信任感)

Y2是用户转移产品的实际成本(比如新产品注册&转移资料花费的时间,以及像会员积分这样的实际损失)

必须保证X>Y1+Y2,产品才能让用户满意。

第3章 MVP与痛点

11. MVP和PMF

用MVP来发现用户痛点,持续迭代,这叫做PMF(Product/Market Fit),也就是产品和市场的匹配点。

12. 设计MVP版本的方法

12.1 奥卡姆剃刀法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要无用功能,推迟低价值功能。

  • 用户访谈
  • 去掉可人工处理的功能
  • 确保核心功能清晰且不变

13. 理论派与实践派结合

有的产品经理是理论派,认为好的产品都应该是自己偏主观设计出来的。

有的产品经理是实践派,认为应依赖数据分析和用户研究来做决策。

MVP像是二者结合。

第4章 深挖需求

14. 结合场景讨论需求时有何不同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代入实际的场景,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些需求是伪需求、弱需求。

15. 从人性本质深挖需求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从表层到深层再到人性

喜欢钱、喜欢好看异性、懒、喜欢装逼、喜欢刺激、想要理想人设的生活、社交需求、安全感

第5章 用户研究

16. 用研的定义及分类

用研的目的是理解用户,是一系列方法的笼统概称。凡是能够协助我们理解用户并以研究得到的结论,指导我们设计产品和优化产品的方法和工具都可以算作用户研究的范畴。

常见的用户研究方法分类包括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等。

17. 问卷设计原则

17.1 切忌问题具有引导性。比如“你会认为黄色比红色好看吗?”就不如“你认为黄色好看,还是红色好看?”更合适。

17.2 切忌问题中有含糊不清的内容。比如“你觉得这个功能好用吗?”这样的问题根本让用户搞不清楚什么算好用。可以说“你觉得这个功能解决了你XXX的问题吗?”

17.3 对于涉及敏感话题的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避免会引起填写者不满(某些特殊风俗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你有过外遇吗?”这样的问题)。有一种巧妙的办法是,可以考虑转移主体,比如原本要问“你认为外遇是可以接受的吗?”可以换成“对于外遇来说,有的人认为可以接受,有的人认为不可以接受,你更倾向于哪种看法?”这种问法。

17.4 尽量少用问答题,让用户减少思考。“还有什么想提的建议吗?”这种是可以的,但如果每一条都是“你觉得我们用什么主题颜色好看?”“你觉得这个功能怎么样才好?”那就变成让用户设计方案了。

17.5 选择题的选项确保可靠。尽量保证这些选项是填写者通常会选的。有种好的检验方法就是加入“其他”选项后,如果大部分人都选了很多“其他”,那就说明选项设置得很不合理。

17.6 切忌问题过多。太多的问题会让填写者没有耐心,很快就会瞎填了。

17.7 重要的问题可以交叉验证。对于许多相对重要、担心出差错的问题,可以用多个角度询问的方式做交叉验证,反复确认用户回答的准确性。

18. 问卷和访谈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

确认目的、设计问答、把控样本。

19. Facebook留存法则

40-20-10法则,即如果你想让应用的日活跃用户量超过100万人,那么日留存率应该大于40%,周留存率应该大于20%,月留存率应该大于10%。

第6章 用户体验

20.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集中整理

可见原则:任何应该出现的信息都应当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

场景贴切原则

可控原则:没有困惑,有安全感

一致性:在同一个产品中用同一套规范或者逻辑,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防错、防呆原则:用足够的提醒和设计让用户不要混淆、犯错和发呆

协助用户记忆原则:保存重要内容

简约易读原则:界面简单,内容易读

容错原则:提醒犯错的可能,提供挽回错误的方法

帮助和提示

灵活高效原则:方便高效地完成任务

恢复现场原则:方便回到原来的位置

关于文案:简单明了,不要有歧义,找合适的试用者

21. 用户体验蜂窝模型

  • 有用性。用户需求是真实的。
  • 可用性。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 满意度。涉及情感设计的方面,比如图形、品牌和形象等。
  • 可找到。用户能找到他们需求的东西。
  • 可获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完成操作,达到目的。
  • 可靠性。让用户产生信任。
  • 价值。产品要为投资人产生价值。

第7章 文档管理

22. 好文档核查标准及应满足的条件

能够减少甚至免除在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跟产品经理沟通的文档就是好的文档。

条件:

a.没有逻辑硬伤

“硬伤”指文档的内容前后不一或者逻辑不通。

b.没有疏漏

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没有定义清楚细节,需要和技术同事沟通补齐,会有所影响效率。

c.逻辑清晰

不叙述背景,不先从全局出发定义问题,内容零散。

d.可读性强

用图表更清楚。很多名词、解释难以理解,大大增加了理解成本。

第8章 需求管理

23. kano模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第9章 工作流中的管理

24. 产品经理犯的错

唯有一条是很多人常犯的而且发生时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犯错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产品经理在做“称不上有错的但未必是正确的事情”。

25. 技术评审要做到的

评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正式场合下的沟通,其意义在于:

第一,确保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要求传递给了技术人员;

第二,确保技术部门的意见得到了表达;

第三,双方对共同认可的内容予以确认。

26. 一些工作陷阱

a. 把表现出来的交集当成任务的紧急程度(要去具体确认)

b. 把充实感当作任务

c. 眼光不够长远,制作半衰期短的事情

d. 不设截止日期

第10章 处理问题

27. 产品经理的保姆心态

大事小事都会忍不住去推动解决其中的问题。

第11章 沟通

28. 理解能力

抓住他想表达的重点。

第12章 成长

29. 产品经理的素养

产品经理并非就该是足够文艺范儿的偏执狂的样子,因为产品经理显然更需要理性、逻辑、管理、协调、判断,需要综合素养:

审美、善意、有趣、招聘……

30. 产品经理技能列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31. 产品经理个人能力标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

32. 持续成长

  • 有一个导师的指导,比看书和资料有帮助得多。
  • 少读快餐式的文章。
  • 要学会把自己的知识点和资料结构化整理。
  • 要把自己也当成产品去迭代成长

第13章 兴趣和热情

33. 产品经理的初心和理念

初心:这个世界好需要你的,你给我好好发挥啊。

理念: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

业界动态

如何制造社交货币,让产品具有自传播性?

2020-11-3 9:33:39

业界动态

2010—2019:网络红人进化史

2020-11-3 9:39: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