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更新了,本篇将介绍几个前期与人交流时的问题与内容,后续将继续梳理、总结供应链、财务相关的业务流程,感谢仍在关注的朋友们。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一、财务系统数据要细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是在与一家公司财务人员交流时提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于财务系统的数据只要满足财务业务人员需要,能够在FMS提取到相关的报表数据,能够复核业务的问题,能够记账就可以了。

但如何实现是难点,财务习惯于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去说话,这种严谨程度是一般人员无法理解的,在产品、技术或其他业务人员看就是死板、教条。

但作为财务研发和产品应该想清楚Why,本人接触过很多财务人员,普遍是不太相信系统,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系统繁多,数据孤岛,业务流程有中断的环节,所以财务需要非常详细、完整的数据来作为手工台账,从而保证财务账的准确性。
在设计财务系统时,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是非常关键的,要抽取“固定”状态的、有“确切”时间约束的、“关键有效”的字段数据,对于中间状态或日志型业务数据以业务系统为准,通过接口查询读取即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与财务同事沟通时,要询问为什么,要了解财务如何用这些数据,清楚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影响等,按照数据分层的理念去结合业务去梳理,有时达到会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此要注意的是,如果对业务理解不深入,很可能会陷入恶性的循环,被财务的需求误导,了解原因,知晓目标,实现的方式则可以自由发挥。

二、凭证的关键信息

这个也是我等非财务人员最不了解的,也怕的内容,这里把凭证的关键信息罗列一下,希望有助于后续财务需求的理解与沟通(图片来源于网上)。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1.凭证字类型

记账凭证和收付转凭证,是你记账的时候的凭证分录。(一般小公司都只用记账凭证。)

如果你们公司将记账凭证没有分类,统一作为记账凭证,那就只用登记记账凭证(记字号)就可以了不需要收付转字号的凭证;

如果你们公司分录收付转凭证,采用分别记、收、付、转字号凭证。

2.凭证号

会计人员应及时对记账凭证予以编号。记账凭证无论是全部作为一类编号,还是按收、付、转编号,均按月从“1”开始顺序编号,不得跳号、重号,一般为一个月内(当月)的凭证号。

3.记账凭证的填写日期

填写日期一般是填财会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当天日期,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填写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或月末日期。

4.顺序号

一般为所有的凭证号的总和。

5.附单据的填写

一般为原始凭证的单据数量,如差旅费报销时的打车票、火车或飞机票等。

6.摘要的填写

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既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需要。要真实准确,简明扼要,书写整洁。摘要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公司要求来填。

7.会计科目的填写

会计科目是根据系统中已经维护好的科目进行填写,会计科目最多可以分为十级,每个科目都有一个对应的科目编码。

8.借方/贷方金额

正确填写金额,保证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借方与贷方的金额是与会计科目相关联的,一个会计凭证有可能有多借或多贷,哪个科目在借方,哪个科目在贷方可以参考以下规则判断。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左边是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右边是借减贷增余额在贷方。

9.借方合计和贷方合计金额

会计凭证最终的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要保证一致。

三、成本核算方法举例

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加权平均、个别计价法,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这些概念在之前的内容梳理时有过总结,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这里再举例,让大家更清楚这些简单的内容。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1、移动加权平均法

所谓移动加权平均法简单的理解就是系统在每一次的商品物流的入库与出库时,都要根据当前商品的在途成本金额和出入库的商品金额进行平均成本的重新计算。
计算公式:

最新成本单价=(当前库存金额+出入库金额)/(当前库存数量+出入库数量)。

这里的出入库金额与出入库数量可以为正或负,当入库时为正,出库时为负。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在上图中,假定商品A初始的库存数量与金额都为0,下面按序号进行说明。

序号1: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10元/件,入库后库存数量为10(个),库存金额为100(元),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10(元)。

序号2: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8元/件,入库后库存数量为(10+10)=20(个),库存金额为(100+10*8)=180(元), 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 180/20=9(元)。

序号3:销售商品A,出库数量为10个,销售单价为20元/件,出库后库存数量为(20-10)=10(个),由于销售出库成本价取出库时的成本价,所以本次销售出库成本金额为10*9=90(元),库存金额为(180-90)=90(元),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不变仍为9(元)。

序号4: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8元/件,入库后库存数量为(10+10)=20(个),库存金额为(90+10*8)=170(元),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 170/20=8.5(元)。

序号5:采购退货商品A,退货数量为5个,退货单价为10元/件,出库后库存数量为(20-5)=15(个),由于退货是返还给供应商会影响成本,所以参与移动加权计算,库存金额为(170-50)=120(元),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8元(件)。

序号6: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10元/件,入库后库存数量为(15+10)=25(个),库存金额为(120+100)=220(元),此时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220/25=8.80(元)。

相信看到这里,你应该基本清楚了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过程了。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简称为FIFO,简单的理解就是先入库的商品要先出库,每一次的入库都要生成批次号记录其本批次商品的成本价、数量,当出库时出到哪一个批次就按这个批次的成本记出库成本。这个算法相对于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比较繁琐的,需要记录的数据量也是比较大的。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在上图中,假定商品A初始的库存数量与金额都为0,下面按序号进行说明。

序号1: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10元/件,本批入库库存数量为10(个),本批库存金额为100(元),本批商品的成本单价为10(元),生成批次号为10001。

序号2: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8元/件,本批入库库存数量为10(个),本批库存金额为80(元),本批商品的成本单价为 8(元),生成批次号为10002。

序号3:销售商品A,出库数量为15个,销售单价为20元/件,此时出库按先进先出原则,要先将批次号为10001的10个都出库,然后再从批次号为10002上出库5个,出库记录会有两条记录,10001出库成本价是10元/件,10002出库成本价8元/件。

序号4: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8元/件,本批入库后库存数量为10(个),本批库存金额为80(元),本批商品的成本单价为 8(元),生成批次号10003。

序号5:采购退货商品A,退货数量为5个,退货单价为10元/件,此时出库按先进先出原则,将批次号为10002的剩余5个出库,出库成本价为8元,退货价与出库批次成本价有差异,这个后续再进行处理。

序号6:采购商品A,采购数量为10个,采购单价为10元/件,本批入库库存数量为10(个),本批库存金额为100(元),本批商品的库存成本单价为10(元),生成批次号10004。

这里要说明一下,对于序号5中的采购退货出库成本也可以按照寻找退的是哪个采购入库单的商品成本进行获取,但是逻辑非常复杂,因为涉及原采购单商品可能已经无在库库存了,这些都需要在设计时进行考虑。

3.加权平均法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上图表示当月发生的业务单据。

假设2020年9月份某电商企业发生了上图中的采购入库4笔、采退出库和销售出库各1笔。

财务在月末时会根据入库进行加权成本的计算,所有的出库成本都是相同的,如下图所示。

财务系统规划时,需要注意的4点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的计算公式: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这个也和先进先出法有个批次的概念,但是出库时不按先进先出法出库,它要求实物出库与出库对应的入库批次要严格对照,要做到账与实物相符,可以针对每个商品都进行重新生成内部编码的方式实现,在电商企业中采用个别计价法的不多,此处不再赘述。

四、某电商公司系统规划

前期参与一家公司的电商系统规划,但由于个人原因不得不终止顾问合作,这里简单说下通过交流我所想到的内容。

1.系统孤立接触过很多公司,每个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在支撑着公司业务,有的是自研的,有的是外采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系统相对孤立,这就产生了数据孤岛的问题,而且每个系统的开发标准和规范也是不同的,使得想通过搭建中间服务的方式打通系统难度加大。

2.缺少全流程系统的孤立使得业务的全流程不能完全贯通,使得供应链的一些环节缺失,业务人员不得不利用手动来重复的做很多工作。

3.财务系统薄弱参与过几家公司的系统交流,普遍反馈的问题是没有财务进销存系统,财务作账基本上是从各个业务系统取数,然后手工做账。财务同事参与业务讨论的也不多,遇到无法处理的交由业务人员去做,财务只是充当金额复核的角色。

以这家公司为例,利用OA系统来做一些供应商、合同等管理,财务结算、对账在采购而非财务部,客服部对于系统化建设理解不深,公司下不同品牌或子公司系统隔离,一些基础性、标准性数据没有统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个人觉得要先梳理全流程,以数据流、信息流为主线来了解各个系统,重新确定业务与系统的关系,让财务参与进来来识别一些财务风险,将角色定义好,以标准ERP来定义各个系统模块,将整个供应链串起来。

对于数据中台、商品中台、财务中台等这些都应该依据以上进行,有了地基才能建楼,问题总是会存在的,终归会解决。

业界动态

浅谈团队管理的思考总结

2020-11-5 14:19:57

业界动态

从4A二十年衰落史,看创意五大硬核标准

2020-11-5 16:43:0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