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一年工作情况回顾后写下的总结,其旨在让人们反思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其实,这篇文章离我写下第一篇工作总结《三年工作总结》已经过去一年了,现继续总结一下今年的成长与收获。希望对职场中的你有一些帮助。

我的2020年工作总结

一、我的成长心路之2020

渐入佳境-渐熟期?

在《三年工作总结》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的成长心路,并提到我当时处于第五阶段(兴趣盎然-还债期),也即将踏入第六阶段(渐入佳境-渐熟期),而今年我进入第六阶段了吗?又有些什么变化呢?

我的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我已经换了赛道(19年换的),从TO C转到了TO B领域。去年做旅游行业的SAAS系统设计,本以为旅游行业是大势所趋,没想到2020年出现了新冠病毒这只黑天鹅,今年只能换到更为抗风险的科研软件及可视化领域。

不过,根据我现有认知及所了解的信息判断,当初从TO C转到TO B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行业属性来看,TO C产品的淘汰率极高,基本上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想长期做也做不了,所以选择TO B领域的产品去长期耕耘,成功率比较高。而且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推进,TO B是大势所趋,是近几年的风口行业,各大企业和巨头纷纷入场,再加上最近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一切大有可为。

从个人发展来看,随着设计师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设计师会出现生活压力增大、精力减少、思维固化……从而使收入增长超过生产率,最终导致其失去竞争力。据我观察,很多有资质的老设计师都退居幕后,做设计管理,指挥一线设计师工作;甚至一些懂人性有条件的设计师已经抓住设计培训、直播等风口,利用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财富了。故,相对于TO C,TO B更具有长期耕耘价值。

所以我是否进入第六阶段了呢?第六阶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也不想作答,就把这个答案留给以后吧。

2020,挑战与成长

从TO C到TO B这一过程,对我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

设计思维的升华

从TO C到TO B后,由于公司的规模及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限制,常常会面临着许多项目需求具的高度不确定性等B端常见问题。

例如电网项目,在没有任何产品PRD文档、原型、功能规格说明书等基本资料的情况下,我需要独自完成该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读过《用户体验要素》的都知道,前面的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层没有定,表现层根本无从做起。面对产品架构这样的艰巨挑战,我必须主动去收集询问需求,沟通确认需求,在消化理解后给出其功能架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这听着不难,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没有人能快速确定需求、永远接触不到真正的需求方、一些专业需求隔行沟通很难、现有的功能难以理解、需求随时都在变……像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曾在一段时间内令我苦恼。

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法,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我知道,人机交互界面只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开始设计之前对产品的分析,是我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外阅读设计思维一类的书籍,我学到了很多。从“双砖设计模型”中我学到了解题思维,从“5WH产品分析法”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去分析一款产品……,思维的再次升华,让我不再坐等需求,而是主动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然后通过“雀语”记录整理问题,构思解决方案。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做出更好的设计,我不得不转变思维,跳出表现层,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一层一层的去独立分析产品,寻找答案!我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人机交互界面,而是以解题思维,通盘考虑产品的各个环节与触点,结合自己的经验及设计方法给出设计解决方案。

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

我很好奇,我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和我一样一直在用有道云笔记的。反正我自己这几年一直在用,最近换手机时突然发现我的有道云笔记已经有3.75G的学习笔记了,不可思议!原来这些年我这么努力。遗憾的是这些笔记大多都自记录后就没打开过了。其中大部分知识都忘记了,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我的潜意识,形成了我的认知吧。

前几年我一直坚持用有道云笔记记录我的学习笔记和设计感悟,今年下半年,我开始使用雀语来记录我的工作和生活。经过前几年大量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思考,在今年4月20日,我在公众号“大俞设计”上发表了《我的设计方法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进去看看。我想,我能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这要归功于我那3.75G的设计笔记,看来过去的努力没白费。

我之前写的《我的设计方法论》只是一篇概论,为什么叫概论呢?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我只是提出了我对方法论的理解与方法论形成的方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案例。而且当时我只是有此感悟,对方法论的应用还不成熟。但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方法论的正确性与可用性,因为它只是一个概念,一套指导设计的体系认知,是方法的方法。

更高效的设计方法

在前几年,我的工作电脑还是Windows系统,用photoshop做设计,工作效率很低,常常是多个设计师一起设计一款APP;随着能力的提升,我开始独立做设计,设计上要考虑和处理的东西更多了,一些设计管理和迭代工作会比较麻烦,刚好,在2018年我开始接触到组件化设计,正处于独立设计项目时期的我如获至宝,但当时还只有一些头部公司的大型设计团队在用组件化设计,并且当时最好的组件化设计软件sketch只有Mac系统才能使用。于是我自己花巨资买了一台MacBook Pro,开始去熟悉Mac系统。终于,在2019年,公司和家里都用上了Mac系统,我终于全面转到了Mac系统做设计,同时我也开启了组件化设计尝试。

组件化设计是一种灵活可靠的工作方式,它使得设计元素独立、完整,可自由组合。它对保持视觉风格的统一和交互的一致性具有重大意义;它便于协作、修改,能降低开发耦合度,减少冗余,优化性能。

今年,我淘汰了以往的繁琐设计方法,开始采用更灵活可靠的组件化设计方法。这减少我们大量的重复劳动,使得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倍,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更多的设计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随着生产率的提升,未来的设计更多的是自动化,而设计师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

现在公司的科研类和数据可视化类项目,继续延续以往的设计风格似乎有些不合适,而更小众的 FUI 更适合这类产品。但我们这种B端的产品往往具有封闭性和保密性,在互联网上几乎找不到同类产品可以借鉴,我必须独立创新,这让人机界面设计上似乎又有了一些挑战。

面对新的设计风格的变化,我采用了解构分析法,对市面上出现的常见FUI进行元素级拆解,找出其规律。然后再利用构成设计法,根据掌握掌握的规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重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FUI风格组件库。

我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原则,结合公司产品特性,通过借鉴和改良市面上成熟的设计系统,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最高效方法,创建了自己产品的组件库和设计规范,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b端产品设计流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设计体系。这让我可以一个人同时完成多套系统的设计。

我想这都得益于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工具三方面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从经济学方面来看,社会的财富与生产率挂钩,要想财富增长,必然要提高生产率,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良好心态拥抱变化

不知你是否在工作中见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么其他人就会觉得关于电脑方面的你应该都会,然后各种找你修电脑、调机器、甚至开关机什么的;如果你是设计师,其他人会觉得设计方面你应该什么都会,然后各种修图、做海报、做广告、做品牌、做logo都找你;这确实很让人反感,但可以理解。虽然程序员分很多工种、设计师更是要分很多工种,但隔行如隔山,特别是一些新兴职业,大多人都没有一个准确职能认知。

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很多企业开始提高了对设计师的要求,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设计服务者,应该拥抱市场需求变化。为了能实现最大化商业价值,我们应该积极配合企业,在完成我们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些产品、视觉、品牌VI、平面、运营之类的工作。这样不仅节约了企业成本,还可以拓展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全链路”,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价值。

工作之外

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长大了

前几天,也就是2020年12月27日19:28,我健完身发了一条朋友圈“2020,不凡的一年,担心的事一一发生,黑天鹅也一个接一个,墨菲定律也不过如此吧,世界的不确定性增加…”对2020年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现在想来,如果真要为2020年做个总结,我觉得可以从三个视角去看。从过去视角看,今年应该是黑天鹅频发的一年;从当下视角来看,2020年还真的是特别符合墨菲定律的一年,心里想的坏情况接连发生;但从未来视角,结合年初我在公众号“SAAS设计总结”这篇文章开头说的那句“痛苦是成长”来看,2020年却是成长颇多的一年。

罗老师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上以“长大以后”作为主题,来描述我国今年所处的形势,这给了我启发,我想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呢?因为长大了,所以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与困难,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就像5月8日我在我的日记中写的那段话“人生就是来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未来迎接我的将会是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所以这不是黑天鹅,这不是墨菲定律,这是长大了!

2020年,长大了,我逐渐意识到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作为设计师,我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设计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我最有价值的作品。

设计人生

目前的独居生活,给了我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向内看,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去寻找真我赋予的爱、喜悦与和平。2020年,虽然我知道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依然开始尝试对我的人生进行设计,去寻找并创造属于我的那一点确定性。

设计人生是非常重要,非常难的一件事,但今年我还是找到了3个人生目标,我希望未来通过这三个人生目标也能“三生万物”,从而实现人生的意义。

想了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个人的具体的目标在此就不写了。

宝贵的财富

自从24岁本命年之后,我发现我的手上胶原蛋白开始减少,并逐渐出现了皱纹!这个发现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从此以后我便过上了忙碌而焦虑的生活,就像一首歌,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过。而且是越忙碌越焦虑。年龄的增长让我意识到时间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对时间的焦虑让我开始有意识的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有意识的去了解自己,向内寻找真我。

每年回家,发现父母每年都有新变化,而这变化就是日益苍老!年后回乡下,又发现小时候村里的老人相继去世!就连老家的狗都不认识我了,询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这早已经不是当年那只狗了!。。。看着小县城里日益衰老且忙碌父母,看着乡下孤零零的老人、看着路边瞪着我的陌生小狗、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再看看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总有一种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不得不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方向,终于让我找到了缘起论,爱上了佛学,认识到了缘起性空,明白了世界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

近些年像上面这样突然意识到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我觉得这些变化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对人生乃至社会有了新的理解,也让我更了解我自己。

二、一点设计感悟

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找出世界的规律,才能奏出优美的乐曲。

主观与客观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但我们的感受却是主观的,是我们赋予了客观事物主观感受。同一个设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古人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同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这是古人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人早已为我们总结好了规律,只待我们去发现,去领悟。

设计没有好坏之分,却有高下之分

设计没有好坏之分,却有高下之分,一名处在摸索规律的初级设计师往往是靠感觉拍脑袋做设计,这样不确定性很大,可能会很好,但更大的可能是糟糕。不用担心,正是糟糕才令他们成长。一名领悟了规律的设计师会遵循规律做设计,他们知道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合适的设计,他们能精准把握需求,合理定义用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可靠的商业模型(比如微信的克制)。他们就像股神巴菲特,靠着规律总能保持稳定的输出结果。

我们要善于总结规律,应用规律。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规律去建立用户模型,做出合理的设计。我们可以根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规律去优化用户体验,以更合理的交互方式去引导用户。

三、后续分享计划

前些年喜欢心理学;后来因为工作,又加上了设计;最近对经济投资方面比较关注;而未来,设计、健康、认知、心理、财富、情感、投资、心智、选择、世界、社会、人性、精神、佛学……这些将是我重点关注与发展的方向,我会通过读万卷书计划对这些领域进行的规律进行学习探索。

后面我可能会分享:

  • 设计体系知识
  • 我的更多工作总结
  • 我的读书总结
  • 我的人生思考
  • 其他一些废话

四、还是干货结尾

2020年黑天鹅频发,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我找到了三点应对之法:

减少让自己暴露在致命风险中的概率。

利用杠铃策略,把大部分资源放在收益确定,低风险的事情上,同时把少量资源放在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上,放弃那些中等收益与风险的事情。

在遵循杠铃策略基础之上,主动的理性试错,想办法增加正面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

今年的总结就到此结束啦!2021年又会有怎样的因缘和合呢?

业界动态

浅谈新一代音乐视频软件:波点音乐

2021-1-11 14:42:20

业界动态

学会这个写作公式,出转化型文案就像喝水

2021-1-11 14:59: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