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从去年10月开始,淘宝向部分达人开放“逛逛”功能进行内测。到今年的3月份,“逛逛”已经向消费者全面开放,标志着淘宝内容化布局进入一个新阶段。“逛逛”整合从原有的“买家秀”升级而来,不管是达人、商家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点击左上角的相机按钮,发布图文或者短视频,也可以在“我的淘宝”的商品评价入口发布内容。

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逛逛”汇集了众多知名人士、优秀达人、意见领袖以及垂直领域专业人士等等,通过人格化的生活方式分享,建立与粉丝基于内容互动的关系,共同打造出有用、有趣、潮流、奇妙、新鲜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内容消费体验。

目前,逛逛排在手淘入口的第二位,成为了淘宝内容生态的主阵地,也意味着从消费购物到生活方式的升级,是商家和达人都可以大力发掘的流量新大陆。

对于商家来说,只有理解了淘宝力推“逛逛”的内在逻辑,弄清楚它在淘宝生态中的真实角色,掌握了其有别于“猜你喜欢”、“订阅”栏目不同的功能特点,才能更好地运营好这一新功能,把握好“逛逛”带来的新机遇。

01、从货到人:更“内容”的内容

淘宝从2016年开始布局内容化,从开始的淘宝头条、有好货,到微淘、淘宝直播,再到如今逛逛的入主,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淘宝之所以将买家秀升级为逛逛,并且替代微淘(如今升级为首页的“订阅”)成为最核心的内容入口,反映了淘宝对内容新的理解。

过去的微淘,其核心是围绕商家(店铺)展开的,有些像淘宝版的朋友圈,集成了买家秀、图文消息、直播等繁杂多样的内容。除了一些内容创作能力很强的商家,微淘大部分店铺发布的内容都是关于新品上架、促销优惠信息,这其实是一种以“货”为中心的内容,它更像是广告,显然无法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逛”的需求,反而容易对用户造成信息干扰。

而“逛逛”则更像是小红书和抖音,从现有界面来看,作品发布者更多的是达人和真实消费者,作品多是从消费者的生活情境出发,而不是单纯的营销产品。

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为保持内容的纯粹性,逛逛似乎与卖货保持一定距离。在内容审核和推荐机制上,逛逛对作品的美观度、内容质量等有较高的要求,对那种只放商品白底图、直白展示产品的作品进行限制,商品链接位置也不显眼,而且流量推荐上不看成交数据,而是互动数据(点赞、收藏、评论等)。

同时,逛逛还要求只有一年内购买过该产品的买家,才能在发布带链接的作品,这沿袭了“买家秀”的评论特征,相比小红书、抖音更多了一层真实性。此外,根据逛逛的算法机制,同一个模特、坚持统一的分割的作品,会得到更多的流量支持。这些动作,都在强化内容的真实性,逛逛希望借此,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可信任的桥梁。

以上可以看出,逛逛相比微淘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内容,更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购物“逛”的需求。因为当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多的转向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际关系的信任成为了一个媒介。相比品牌和商家自己发布的好物推荐、测评内容等,用户更愿意相信达人和买家的推荐。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内容生态负责人汤兴所言:“希望淘宝不光是一个琳琅满目的货架,也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场所。”

02、转化or种草?逛逛在运营中的角色

纵观近半年来手淘的变化,手淘现有的生态充分的整合“商品转化”和“内容种草”功能模块,角色分工更加清晰,同时兼顾消费者“更好买”与“更好逛”的需求:

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手淘首页的猜你喜欢、直播和订阅以“货”为核心,承担着“商品转化”的功能,其目的是追求更高的转化效率,针对有购物意向的人群(包括明确购物意向和不明确购物意向),只不过这种卖货相比以前的搜索、销量排名,更加信息流化了,可以根据人群标签和购物记录进行智能推荐,没有明确购物意向的人群也可以更方便的找到喜欢的产品。这些模块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货匹配,提高下单速度,实现销售金额的最大化。

其中,“订阅”部分更像是商家的自留地,尤其适合针对老客户。如果商家没有很好的内容生产能力,也不必刻意去追求优质内容创作,可以集中精力在这里对粉丝会员做促销、复购和转化,内容种草可以交给逛逛的达人帮忙来做。

而“逛逛”以人为核心,更多承担“内容种草”的功能,它主要针对没有购物意向的“闲逛”人群,通过内容种草进行消费者教育,激发潜在的需求,同时通过达人、KOC真实的信任感和人格化的魅力,聚拢粉丝,为后面的转化环节奠定基础。

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理解了“逛逛”的这一角色,我们就清楚了“逛逛”的运营逻辑:

第一,我们要从单纯卖货的“商家思维”,转变到以运营内容和用户“达人思维”,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化标签,与用户成为朋友,成为一位可信赖的分享者而不是推销员,特别那些有用、有趣、有调的内容,圈粉效果会更好。

在设计产品内容时,最好从消费者的生活场景、痛点出发,而不是简单从宣传产品卖点出发。比如一款修复肌肤的面霜,你的作品文案就是更适合说:追剧不怕屏幕纹,而不是空洞的说“逆龄修复,对抗初老”。

第二,我们不要指望一条逛逛作品能够带来多少的直接转化效果(除非像休闲食品这类低客单、刺激性购买的产品),这不是逛逛的优势。更可行的思路是,通过逛逛进行产品曝光和认知教育,吸引潜在粉丝以建立初步的流量池子,然后再把这些流量通过搜索、直播、促销活动进行转化。

第三,以“人”为单元,建立内容矩阵。逛逛分为达人号、买家号、商家号、品牌号,所有这些用户都可以发布内容,并拥有自己的主页,用户间可以相互点赞、评论,相互之间关注还可以起到导流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小红书的玩法,建立梯度式的KOL/KOC作品矩阵。在与优质达人合作的同时,邀请并鼓励店铺的买家发布作品,将他们培养成KOC,他们虽然粉丝不多,但是更具真实感,而且发布数量可以很多,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产品能见度。

03、玩转逛逛,创意“发现感”内容

手淘“逛逛”全面开放,商家如何掘金新内容红利?

业界动态

B端产品设计:如何定义管理界面尺寸?

2021-3-14 9:13:56

业界动态

Feed流和Dou+有什么区别吗?

2021-3-14 9:23: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