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此文为三篇连载的中篇,没有看过上篇文章的读者,请先前往阅读:《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上)》,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产品工作的本质是「构建用户、商业和技术之间的连接」,产品经理是「构建连接的设计师」。这一次,我们接着探讨要设计三者的连接,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即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01、建立能力模型的难点

直至产品经理发展多年的今天,除了一些大厂,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正规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这中间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一个具备 通用性、实操性、洞察性 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是非常难的。

这三点是构成一个优秀模型的基础,我们来分别解释。

(1) 通用性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太快,多年以来,公司对产品经理能力的要求从早期偏重交互,到现在偏重数据,不断在变化。

这种变化,给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的通用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行业、岗位三方面。

在技术领域,每隔几年就有新兴技术产生,于是产品经理的种类也不断扩充,例如近几年火热的IOT产品经理、AI产品经理等等。上一篇文章也说到,技术的变革实际上是产品经理职业崛起的根本原因,产品经理天生需要拥抱技术变革,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亦然。

在行业方面,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开始,互联网就开始了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每个行业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都不太一样。

在产品岗位上,近几年随着产品经理职业的成熟,逐渐分化出了许多细分岗位,如策略产品、增长产品,这些岗位大多是多某方面的技能进行深耕,能力要求也显然不同。

所以,好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必须是面向未来的,在技术变革、行业扩展、岗位分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和通用。

(2) 实操性

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不是拿来放着好看,也不是用来秀公司的专业性,而是要具备实操性,能落在地面上。

能力模型主要有三方面的用途:

  1. 帮助HR、产品委员会构建公司的产品职级体系,提供客观的衡量和晋升标准;
  2. 帮助HR、团队leader组织梳理每个产品岗位的能力要求,帮助评估面试候选人的能力匹配度;
  3. 帮助每个产品经理定位自己的能力水平,提供职业发展规划的参考。

网易云音乐的产品设计者王诗沐在《幕后产品》一书中阐述了他构建的产品经理技能树。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王诗沐:产品经理技能树

他认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分为两方面:洞察能力和架构能力。

按照我的理解,洞察能力是基于表象找到背后规律的能力,而架构能力是基于规律进行设计的能力。

这种分类不可谓不深刻,但是,我必须指出,它具有缺陷。

缺陷就在于,「洞察」和「架构」,在哲学上都不属于实体概念。

因此,这种分类是基于语义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且难以被衡量。

举例来说:

  • 熟悉用户增长的知识和技能,拥有设计短期裂变、长期飞轮,让用户快速增长的能力,到底对应着商业思维、洞察,还是运营、营销?
  • 什么样的叫做拥有好的产品架构能力?什么又是好的产品架构?是布局清晰?逻辑合理?还是性能优良?可拓展性强?

因此,这个技能树的实操性不足,产品经理可以用这个体系来帮助建立自我认知,但难以真正应用在企业中。

即便如此,我仍然欣赏作者在这个技能树背后体现的深刻思考。实际上,《幕后产品》是我推荐给3年以上C端产品的唯一一本专业书籍。

(3) 洞察性

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本身需要体现出对产品工作的洞察,而非简单的工作罗列。

广为流传的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我早期在腾讯供职的时候也使用过,后来也发现有缺点,在于:

  • 这个能力模型更多体现出具体的知识、技能,对于背后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技能,模型只提供了略显牵强的解释
  • 拥有这些技能,就能做出好产品了吗?在我看来,也许只能成为一个「看上去专业」的产品经理,它与真正做出一个好产品没有太大的联系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因此我认为,这个产品能力模型的实操性有余,而洞察性不足,没有把握到产品经理的能力核心。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上文,先研究产品经理工作本质,再来分析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的原因。)

02、新的尝试——大树模型3.0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尝试建立了一个新的能力模型,希望可以兼具通用性、实用性 和洞察性。

这个模型最初是在2019年初,我在首汽GoFun的产品团队内构建的,用作团队内部个人的能力评估,并据此为每位同学单独制定半年的发展规划建议(但并未与公司职级对标)。

后来到了瓜子,我加入团队的第一周就分享了这个模型。虽然我在瓜子的时间不长,后来却意外地发现,许多同学对这个模型记忆犹新。

如今,随着我的思考深入,这个模型已迭代了数次,现在已是3.0版本,虽然整体框架未有大的变化,但细节之处还是有不少更新。

(如果有还在用这个模型的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建议升级一下模型版本。)

这个模型整体并不复杂,像一棵大树一样,自下而上分为四层:

  • 树根:素质层面,包括共情、创新、逻辑、沟通、学习、执行六大素质
  • 树干:技能层面,包括产品、用户、商业、技术四大技能
  • 树枝:细分层面,包括行业细分和产品类型细分
  • 树叶:实战层面,包括具体的项目、产品、功能经验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

(1) 树根-素质层

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必然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底层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六方面就是:共情、创新、逻辑、沟通、学习、执行。

  • 共情:产品专用素质之一,站在用户视角理解用户的能力,又称同理心,也就是张小龙说的「一秒钟变小白」的能力,这是C端产品最重要的素质,没有之一
  • 创新:产品专用素质之一,不循规蹈矩寻找创新机会是PM的必备素质,俞军在他的《产品方法论》一书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 逻辑:产品专用素质之一,逻辑能力是进行长程推理、拆解目标的基础能力,也是形成缜密产品方案的必备能力,这是B端产品最重要的素质,没有之一
  • 沟通:职场通用素质之一,产品经理要做好沟通协调的「翻译」角色所必备的素质
  • 学习:职场通用素质之一,产品经理要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商业环境所必备的素质
  • 执行:职场通用素质之一,产品经理要确保结果的迅速达成所必备的素质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我在面试所有产品经理时,都会重点考察素质,因为它决定了产品经理的未来潜力。

而且,越是针对工作年限少的PM,越应该提高素质的考察比重。对于应届生候选人,我仅考察素质,完全不考虑现有的技能和经验。

(是的,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应届生是否有相关的实习经历。)

六项素质当中,我觉得最属珍贵的是学习、创新两项素质,也是我在选拔产品经理时最先考察的;然后,根据岗位更偏B端、C端,我会分别重点考察共情和逻辑方面的素质;最后,根据面试过程和过往项目经验,间接考察一下沟通和执行两项。

(2) 树干-技能层

在基础素质的上面,就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中最重要树干——技能层。

我们前文提到,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是构建产品与用户、商业、技术三者的连接。

因此,技能层也正是以产品技能为中心,以用户技能、商业技能、技术技能为外围组成的。

  • 产品技能:包括产品规划能力、产品工具使用和产品细节把握,是产品经理体现自身专业性的能力。
  • 用户技能:包括需求理解能力、设计知识、用户研究能力,是产品经理构建用户体验的能力
  • 技术技能: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知识,是产品经理理解技术和推进项目的能力
  • 商业技能:包括宏观经济与大势、相关商业知识、产品运营、数据分析能力,是产品经理构建商业价值的能力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这四项技能中,产品技能是表象,背后的用户、商业、技术技能是支撑。

三个领域的交叉之处,更容易出现高手。所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方面的技能修炼。

尤其是技术,许多人还在纠结产品经理是否需要懂技术。我认为,如果你想成为产品大神,这甚至是不需要讨论的。

在前文中,我们将产品经理类比为建筑设计师,你想想,一个不深入理解每种建筑材料特性的人,你如何期待TA能造出伟大的建筑?

(3) 树枝-细分层

除了通用的产品技能以外,我们还需要特定领域的细分产品技能。

在最早的模型1.0中,我将树枝仅定义为行业,每个行业的确需要不同的产品技能,例如:在旅游行业,需要理解线下以旅行社为核心的作业流程,在智能汽车行业,需要学习汽车电子电气技术。

后来发现,这个定义不够完备,因为,产品类型的细分也产生了一些独特的产品技能。例如:在电商产品中,需要学习如何优化各路径的转化率,而对于社交产品,需要研究网络效应、社区氛围。

因此,这次的3.0版本将行业、产品类型的细分都囊括进去了。

与树干一样,每一个细分领域(无论是行业、产品类型)的产品技能也可以分为:产品、用户、技术、商业。

以笔者曾经从事的共享汽车行业为例,我们可以定义四项细分技能:

  • 行业-产品技能:对共享汽车行业知识的了解,对竞品的熟悉程度;
  • 行业-用户技能:对驾驶场景下用户需求的理解,对车载产品设计的经验;
  • 行业-技术技能:对车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了解;
  • 行业-商业技能:对线下城市运营和其商业模式的理解。

细分领域的技能是对通用产品技能的有益补充,在从事具体项目工作时,这也是必然要学习的部分。

(4) 树叶-实战层

最上方的树叶是实战层,也就是指具体某个项目、产品、功能的设计经验。

例如,通过接手一个大型产品的C端成长体系并从业多年,可以对这一块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下次参与类似的项目极有帮助,但如果不抽象到细分层和技能层,它的普适性会不足。

最后,总结一下大树模型: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03、模型的应用

正如前文所说,能力模型需要具备实操性,是可以落地的。

因此,我参考了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构建了本模型对应的具体评分标准和职级-能力对应表。

(这个工作非常繁琐,当年几乎花了我一整周的时间。)

最后的成果是一个excel表《产品经理能力评估表_大树模型3.0.xlsx》。

如果你愿意使用,可以在公众号聊天窗口回复【能力】来获取它,诚意之作,完全免费。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使用的方法。

这个excel有两个Tab「评分标准」、「能力评估」。

第一个Tab「评分标准」里面是根据大树模型各项能力,进行了1-5分的等级划分,每一级有评分标准。

例如:对于共情能力,怎样算1分,怎样算5分,都写的明明白白。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是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修改。

最下面的细分层,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进行单独的编写,我这里以「共享汽车」行业给出了一个示例,仅供参考。

如果对评分标准没有异议,就可以使用第二个Tab「能力评估」了。

这个Tab下面,你会看到一张如下的「能力-职级对应表」。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表格中,我定义了产品经理P1-P10的级别,以及每个级别所需要的能力分值(注意:这个级别跟互联网公司的职级不一定一一对应)。

在浅红色标注的格子里,是到达这个职级需要提升的技能点。

把鼠标放到各个格子里,可以看到每个分值的能力要求(与评分标准里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右侧的一列「个人自评」,你可以根据评分标准,确认自己的分值,然后,填写一个自己认为所在的级别。

(这里的示例数据,是我在2019年初对自己能力的真实评估。)

如果你填写的某项能力分值没有达到你填写的职级要求,会在相应的格子里自动用浅灰色标识出来,这就是能力发展不均衡,需要重点提升的地方。

(当时,我根据这个评分结果,决定研究用户增长以补足短板。)

最后,在表格的右侧,你也可以得到一张自己能力的雷达图,直观地看看短板在哪儿。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产品之道与职业选择(中)

04、修炼的建议

当你评估完自己的能力之后,该如何进行修炼呢?

这里提供两方面的建议。

(1) 第一,修炼要有重点。

从重要性上讲,从树根至树叶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减的,素质>>技能>>细分行业/产品类型>>项目经验。

在素质上,需要重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根据B、C产品类型选择性地培养逻辑、共情能力,然后是沟通能力和执行力。不过,素质的确存在天赋成分,扬长避短,选择自己适合的领域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技能上,建议先重点培养用户技能,再发展技术技能,最后是商业技能,这样的顺序可以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

在细分领域上,对于新人来说不建议过于分散,尽量专注在一个行业或一个产品类型,把功夫做深,在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后,再考虑扩展领域,这样可以形成T字型的知识架构。

(2) 第二,修炼要逐步进阶。

虽然重要性是从下至上递减,但修炼的顺序却要反过来,从树叶至树根,由浅及深。

按照唐韧老师的观点,产品经理的成长秘诀就是:高密度、高质量的实战经验。

深以为然。

对于新手来说,先要把叶子节点上的实战经验做好,每次付出120%的努力,务必一次比一次做的好,才能得到最快的成长。

在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再不断总结,再实现细分领域技能、通用技能、素质上的提升。

这是一个逻辑思考和直觉感知螺旋上升的过程。

举例来说,

设计N次弹窗->总结出弹窗应该怎样设计

设计N次弹窗、Push、浮层->总结出通知应该用什么形态

设计N次活动通知->总结活动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通知

设计N次活动->总结什么时候应该做活动

不断地提高总结层次。

对于一个产品新人来说,如果上来就考虑:美团应不应该开展买菜业务?clubhouse社交模式是否能够火起来?区块链能否带来行业变革?

其实并不能对产品能力的提升有太大帮助,因为它们需要用到树干比较底层的商业、用户、技术技能,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是难以有自己判断的。

同样的道理,我也不建议3年以下的产品经理看我的公众号。

因为,没有足够的实践体悟,很难理解理论类的文章。

要么觉得太虚,难以落地;要么盲目相信,胡乱应用。

产品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银弹。

结语

总结来看,产品经理的能力修炼,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

项目是假,细分领域是假,技能是假,素质也是假。

不是说这些是错的,这里的「假」是说,这些只是表象,不是本质。

真正的本质,是要修炼产品sense,包括用户sense和商业sense。

这个概念看上去很虚,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的能力。就像古代最有智慧的人被称为先知,预测是人类最难也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因此,产品sense就是预测一个产品是否能获得用户喜爱、是否能获得商业成功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都说产品经理易于上手、难于精通,也正是由于这种能力的直觉性和艺术性决定的。

正如张无忌学太极拳,最高的境界不是记住,

业界动态

企业微信公众号运营技巧

2021-3-15 8:56:57

业界动态

裂变增长的底层逻辑:探讨裂变营销的四大驱动力

2021-3-15 9:13: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