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风口退却,危机背后的机遇

对于双师大班而言,危机来自于高竞争的投放成本、来自于模式的固有缺陷、来自于政策的变动。危机会发生,变化也会发生。

在线教育风口退却,危机背后的机遇

在线教育的危机时刻

之前文章里面聊过,支持在线教育这波风口的核心逻辑有两个。第一,跟谁学双师大班模式规模化盈利给行业带来的希望。第二,资本对于市场天花板的想象。

随着跟谁学社群流量枯竭,投放保增长导致亏损,第一个逻辑已经不攻自破。

2020年的疫情使得在线教育触达了几乎所有的用户,但是这些用户在复课和恢复收费之后几乎没有留存,也说明了现有模式下,行业已经接近了市场天花板。

最近又有了对培训行业的政策变动。

之前课内课程减负,小学三四点下班。这大大加重了家庭教育负担,就算是国企也不能3点下班去接孩子,要么夫妻一人不能工作在家(现实情况大部分情况是女性),要么老人陪同。

但不是说课内时长减少,基层老师负担就轻了。多了很多形式主义的任务,部分学习作业也让家长代批和陪同,这也加深了家校矛盾。

教育问题背后是家庭问题,家庭背后人口问题,人口问题背后是一个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对目前的政策改革我作为个人是支持的,不过客观上政策对目前在线教育尤其是K12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变化不会立刻产生,但是长期来看,K12领域的培训天花板会进一步降低。

从一对一到双师大班

2017年的VIPKID是在线教育的明星公司。虽然有着部分“规模不盈利”的质疑,但是业务数据一路增长。那个时候投资人和市场相信,VIPKID可以盈利。然而受限于北美外教的高成本,一对一业务一直无法盈利。

后来有了双师大班,跟谁学在暴涨,猿辅导在融资。很多人都相信双师大班是终极模式,是在线教育的最终模式。

相比于一对一,双师大班的体验很难讲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一个体系内的课,主讲是同一个。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也更高。但与此同时,上千人的课堂上,主讲和学生之间很难有个体之间的互动。

相比于小班模式,双师则只有成本优势。老师角色拆分为主讲和辅导,用更便宜的辅导老师代替了主讲非授课的任务。改作业,解决学生上课遇到的问题,催续报,仅此而已。辅导老师水平有限,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流动性高。对于家长而言,体验属于凑活,但绝不是满意。

这样的模式能成为主流模式,还是因为成本优势。要想进一步拓宽天花板,必须有新的模式,真正融合了目前技术的模式。

在线教育内部不均衡

当前在线教育领域内部是不均衡的。

学前的思维课、口语课、编程课,以及小学相对而言续报率出勤率等指标更好,初中次之、高中最差。仔细分析原因,可以看出这些课程背后的需求动机是不同的。

随着年级的增高,家长对于课内成绩的要求也提高了。

小学之前,儿童还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之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没有形成抽象逻辑能力,同时缺乏自控力。而这一阶段课内课程较少,儿童有大量课余时间,且课内成绩压力较小。

这一阶段家长的底层诉求是希望孩子可以专注在学习上,减少自己陪同学习的压力。而学习效果并不需要客观的课内成绩作为衡量,甚至思维、口语、编程等课程本身就没有对应课内课程。儿童在机构本身的level体系中成长,就可以给家长足够的慰藉。

这一阶段家长更注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而这些兴趣的具体体现,就是儿童喜欢上课,喜欢老师。于是动漫互动、故事、老师的亲和力等,远比教学能力重要。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效果和教学能力就成为了核心决定因素。而双师模式的弊病就暴露了出来,互动少,辅导水平低压力大,导致答疑需求很难被满足。同一教研难以适应不同教材版本、不同教学难度、不同教学进度、不同出题方,双师模式的名师,可能不如当地名师。

而且双师模式快速扩张中,大量清北新老师和传统老师缺乏线上教学经验,也导致了新的问题。

实际上不仅是K12领域内,教育领域效果最好盈利最好的,就是不需要对结果负责的领域。比如得到、樊登读书会、产品经理课、财经课等,就是告诉你学了之后你能掌握知识,有更好的人生、更好找工作,但人不会觉得上了这些课就必须找到工作,找不到就是课程的问题。

新的系统性机会

双师的软肋是学习效果有限,个性化服务全靠水平有限且服务能力有限的辅导老师,这必然不是在线教育的最终形态。

实际上高中、大学、成人教育中,有着系统性机会。

高考人数1000万以上。2021考研报名人数422万,相比上一年增长了80万。教师资格证报名人数990万。2020年CPA报名人数也有200万。还有诸多的领域。

这一阶段的人有了完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接受录播课自学、看教材、刷题,付费意愿高,非常看重学习效果。这些考试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明确的截止时间,不同人备考时间、进度等都不同。学生需要个性化的服务,但目前机构能提供的还是统一的教材和习题。

这样的学生特点和诉求相加,满足需求的方式也基本呼之欲出了,那就是自适应学习系统。

当然,不是现在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目前的自适应学习更多是学习进度的自适应,同样的课程,把同步课直播课改为学习时间自由的课程。缺少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和练习内容的个性化。这样做的好处是教研逻辑简单,对系统要求低。目前各大在线教育的AI课就是这个思路,这种层面的个性化只是从成本上去掉了主讲老师,并没有颠覆式创新的服务。

实际上各大教育公司的AI课本质上是在做一些技术储备,投入较少,更多是为了等待行业的变化。

那么,当前的技术能力能否做出颠覆式创新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呢?

未来存在于现在

iPhone发布于2007年,对当时智能手机是碾压式创新,第一代iPhone的并没有应用突破式的新技术,而是对当时技术做了整合设计。

今日头条2012年发布了第一个新版本,而个性化推荐算法早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就已经诞生。

在很多人看来,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突破,要等待技术突破。诺基亚的工程师这样想过,四大门户的编辑部也这样想过。

现在,在线教育开始进入低潮期,融资变成了投放费用,变成了难以转化的用户。一批批公司排队上市,等着割一波韭菜,机构套现、公司过冬。但在教培行业中,这样的波动并不鲜见。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型恐龙快速灭绝。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上,类似的生物大灭绝,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四次。但总有生物在一段时期之后快速演化崛起,占据已灭绝生物的生态位。

对于双师大班而言,危机来自于高竞争的投放成本、来自于模式的固有缺陷、来自于政策的变动。危机会发生,变化也会发生。

这篇文章就让我用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话结尾,算是我对目前在线教育的总结——

未来存在于现在,只是不均匀地分布着。

业界动态

BI系统里的数据赋能与业务决策:问题诊断篇

2021-4-18 9:13:29

业界动态

以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为例,详解TO B运营方法论

2021-4-18 9:22: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