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没有业务影响力,该怎么办?

最近在跟一些产品经理同行聊天时,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工作了好几年的产品经理,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重要,开发出来的功能对业务发展的真正帮助却并不明显。营收增加了或减少了,好像都跟产品没什么关系,在业务发展上失去了话语权。

产品经理没有业务影响力,该怎么办?

踌躇满志想要入职的产品实习生们,原本以为自己来开始指点江山的了,却发现大厂里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跟自己的理想差别很大。每天就是各种打杂,处理很多鸡毛蒜皮的细节问题。

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文章,比如产品经理如何才能度过35岁职场瓶颈,产品经理应该要懂数据分析之类的,文章后往往也会跟着一门课程。

回想2010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出版并大热,2011年李开复发表微博,称「产品经理是未来创业做CEO最好的‘预科’」,互联网创业公司纷纷兴起,行业里也掀起了一股产品经理热。

十年过去了,伴随着人口红利已尽,巨头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已经被抖音、微信们占满,大家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一个全新的app了,对于很多产品经理而言,只需要在一些超级app的生态里做简单的设计,能发挥的空间很有限。而推动业务增长更重要的是依靠做好内容、运营和服务了。

路还要往下走,该怎么办呢?之前聊过的产品架构师是一种选择,只是这种岗位需求较少,也需要多年经验才能够达到,见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架构设计。对于大部分年轻的产品经理而言,更可能的选择是向业务前端看,做业务型产品经理。

梁宁在产品思维三十讲里提到了产品经理的三种境界:

  1. 中观套路
  2. 微观体感
  3. 宏观大局观

业务产品经理是同时达到其中的1和2的人。

在中观套路方面,在大厂工作几年的产品经理一般都可以达到。因为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里会被训练要做整体规划,会去看长期目标,讲究模型模型和套路。

而在微观体感方面,产品经理却不太容易具备。每天在办公室里,离用户太远了。即便会去看用户反馈,但很多反馈体现的都是用户的思考后的结果,不能完全体现用户当时的感受。

与此同时,团队里另外一个职能却很容易具备微观体感,也就是团队里直接做业务的那帮人,to C的运营、to B的销售。他们天天跟用户、客户紧密的沟通,并且大量都是非正式的聊天,在这样的过程里才更容易走进用户心里,建立起同理心和业务感知。

因此如果要建立起微观体感,最直接的方法还是走到一线去干苦活。

平台型产品的产品经理需要去跟生态伙伴面谈。

内容型产品的产品经理要自己去生产内容。

B端产品的产品经理就直接到客户现场去谈项目。

记得之前我的主管曾经提出过产品经理轮岗的制度,组内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至少要有一天去从事运营的工作。我当时是做B端产品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做产品设计外还做了售前解决方案,并且也有过长期在客户现场做商务和销售的工作。整个过程下来对于B端的感觉大大增加,对于客户从采购到复购的决策链中各个环节都有了直接体感。再回来看整个产品时,什么功能体验做好了有利于推动采购,什么功能虽然几个月只用一次但一定要做,功能如何包装组合有可能提高客单价,心里就都有底了。

微观体感结合中观套路,业务型产品经理对业务的理解会具备多个维度,这能让产品经理对于产品在整个业务闭环中的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产品规划和业务规划的关系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行业内一直在讲,产品经理应该走到用户中去,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的是不多的。行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如果想要重新获得业务影响力,是时候该破开产品本身的壁垒,走出去见人了。

业界动态

数据分析师如何工作中提升思维能力?

2021-4-30 9:54:34

业界动态

在线教育大数据营销平台实战(五):CRM线索培育机制及动态评分模型

2021-4-30 10:09: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