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系学生到交互设计师

我的专业是「整合创新设计实验班」(以下简称整创),向他人介绍这个专业是什么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从设计系学生到交互设计师

首先介绍一下在这个专业我修的一些课程:

视觉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媒材基础、信息可视化设计、产品实现与技术基础、用户研究与产品定义B、产品与服务开发、概念论证与设计传播、设计美学、家具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智能产品开发工具、模型技术初步、社会学概论、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整合创新设计Ⅰ、设计伦理、江南造物与紫砂设计、品牌策划与管理A、设计管理、整合创新设计Ⅱ、产品语意设计、广告策划、设计评论、服务设计B、跨专业设计。

加粗的是我所认为的核心课程,或者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课程。

可以看出这是在学科交叉方向走的较为前沿的专业,或者说课程很”杂”。这是整创经常被他人诟病的地方,也经常会有同学问”整创是不是什么都会点,但是什么都不精”。

在经历本科的课程学习后,我可以回答不是这样。这个专业更像是去扩展学生的眼界,接触更多的学科内容,发掘同学感兴趣和擅长地方,同时也避免在某个领域的一亩三分地中闭门造车。虽然是同一个专业班级的同学,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扮演自己觉得舒适的角色,有些同学领导力强,有些同学视觉设计能力突出,有些则是建模大佬,有些则是演讲汇报行云流水。

专业创始人辛向阳老师是这样向我们介绍整创课程的内容和专业愿景的:

“二年级的课程作业基本上都是老师带着做一些虚拟的课题,比如研究身边的人、做产品定义等一些虚拟的,三年级像是雅迪、科沃斯都是企业赞助的实际项目。

二年级是围绕项目本身以用户为中心讲故事,三年级做的ppt是给投资人看的,报告是给产品经理看的,视频是给用户看的

整合创新设计的愿景培养能够定义产品,提出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合作和团队沟通能力的企业设计师。”

项目

课程项目基本是这样的流程:

老师布置课题→基于课题开展线上调研了解行业趋势,确定选题→线下调研确定选题方向、用户类型→开展用户研究,进行调研、访谈等发掘用户需求→完成用户画像→产品定义、品牌定位→头脑风暴方案发散(绘制草图)→聚焦方案,效果呈现(建模渲染)→完善解决方案→宣传策划,商业画布→课程汇报。

虽然课程覆盖面很广,但是课程内容大部分还是工业设计相关,我们经常调侃自己为整合家电设计实验班。那么从课程项目中,得到了什么呢?

专业技能的锻炼提升。这里的专业技能指设计软件的熟练使用,这或许是最直观最容易量化的,不过也是我觉得价值最低的部分。

一些调研、设计方法。这些也可以称之为一些工具,可以帮自己梳理、归纳一些信息,扩展发散自己的想法,是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设计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在设计思维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不过这是我认为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这部分也是最难量化,有点虚的东西。

如果说专业技能决定了自己的下限的话,那么思维的培养则是决定了自己的上限。另外,在学校的项目里,老师经常会给出一些意见或建议。那么采不采纳是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的。做项目的是自己,自己最了解,老师只是指导,理清楚这个很重要。我一直觉得一昧地采纳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意见,不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是很蠢的行为。保持思考,坚持想法,勇于尝试是这四年的课程项目中一直在努力和坚持的。

实习

在有一定的项目积累和经验后,在大三下我选择了去实习。我觉得自己需要脱离学校的象牙塔,进入真正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一下设计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工作内容是什么,还欠缺哪些能力,需要查漏补缺。

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某大厂成为了用户体验设计实习生。(不过做用户体验算是个意外,这个岗位叫做ID与UX设计研究,在这个岗位下细分两个方向ID和UX。我一直以为自己投的是ID,在作品集和面试阶段都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的,但其实投的是UX设计师。直到入职后,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在部门主要负责B端产品线的设计,但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B端设计。而且这里用的设计是Sketch和Axure,也没有接触过这些软件,也就是说,最基础的专业技能我都不会。这样的前提下在这里实习工作是略微痛苦的且有较大负罪感的,因为自己并不能为团队做出什么帮助。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了解我参与的这个项目是什么东西,以及学习使用Axure。

在学习了解过程中逐渐做了一些小任务,意识到这里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学校很不一样。与产品线合作方式起来更像是一个乙方,他们提需求过来,我们根据需求进行设计。设计在这里更像是执行,似乎是没有话语权,没有思考的,产品线要怎么改我就要怎么改。带着疑惑和前辈交流了这个想法,他告诉我:

”话语权并没有一定要归属于哪一方的说法。你要知道这个设计是服务于整个产品的,你和产品线的人相比,谁更懂产品呢?当然他们也没我们懂设计。如果你觉得从设计的立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不合理,那就给出你的理由,去论证你的设计是更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当你足够了解产品的时候,比产品线提需求的人更懂的产品时候,话语权是不是就在你手上了。

这也是B端和C端差别比较大的地方。不过也正是这样,B端的设计师可替代性会更弱一些,你想一想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一个课题你们可能当天就能接手去做了,你已经来两周现在是不是还在了解项目呢?C端设计师流动很大,因为没什么学习成本,只要能力够了都可以做。但是B端你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即使你能力特别强,也是有不可避免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的。公司如果要把你换下来,就意味着要花时间去培养其他人。“

偶尔我也会觉得自己在这里的工作没有创造力,感觉像个工具人;做的东西比较枯燥,没有意思不好玩。带我的前辈这样和我说。

”公司的一个产品是要拿出去卖钱的,这是整合了许多部门的共同决策决定的,所以不太可能会按照你的个人意愿进行调整。你不明白不理解,只是了解到的信息不够多。你觉得比较枯燥很可能是因为工作中没有收获,这个收获包括知识,阅历也包含成就感等等。这个是你要自己思考的,是你不热爱,还是你没有投入。你可以想想,你的设计让用户用的很爽,和你自己设计的过程很爽,这两个愉悦感你觉得哪个你更期望呢?当然这两个并不互斥,只是让你二选一,你会选择哪个。“

我会选择前者,后者可能更偏向于艺术家,而我是一个设计师。

通过这段实习,进入了设计的新领域——B端产品、了解了实习公司的管理模式企业架构、体验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学习了华为AUI和阿里ANT DESIGN等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设计认知的改变。这时候再去回顾自己的“作品”,设计规范做的一塌糊涂,更不要提所谓的设计语言,那些设计亮点在“不规范“、”不成体系“面前暗淡无光。审视自己的变化的时候,我意识到设计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事情,水很深,现在远远把握不住,以后面对任何事务、职业都要保持敬畏之心。

入职

毕业后我进入了帆软简道云产品线成为了一名交互设计师。

之前实习虽然是全职,但是和正式入职(抛开组织架构的项目流程的因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实习的时候更多是一个后辈的角色,你做的不好,做错了并不会太责怪你,也不会有太多的责任压在自己身上。但是正式入职大家就是同事的关系,虽然也是后辈,但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因此放低。正式入职后更需要为自己的设计负责,面对上级或其他岗位的意见或建议,自己要去思考和判断是否采纳。这里我很庆幸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有坚持去思考什么样的建议该采纳,什么样的建议要拒绝。大家身处不同岗位,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产品、运营、研发、市场、销售都有自己的目标(职业目标)和KPI(工作目标),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建议适合他们自身的岗位,但是于设计,于用户而言或许并不合适。

所以在设计之初,要搞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做设计。在此之后,再是根据其他岗位的建议、意见做调整。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设计可以做90分,但是后续只能实现80%,那最后这个设计落地就是72分。而如果一开始就考虑有一部分可能会被砍掉20%,于是做了一份72分的设计,但是落地是做不到100%。

”你们尽管发声,我会在背后为你们呐喊“这是毕设导师对我们的毕业寄语,Johnny也对我说过同样的话”你尽管放手去做,有部门给你兜底“。所以不要给自己设过多的限制,有过多的顾虑,大胆去做,像在学校一样。

最后

如果说学校是在学会坚持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那么工作初期就是要接纳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听多提问多学习。很多自己觉得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保留到现在是有一定原因的,况且在学校先入为主接触的那套东西也不一定是对的。

不过无论在工作还是学校,不成为附庸是很重要的。虽说在其位谋其职,但是只做执行层,处理任务只是一只手,而不是大脑。尝试把自己放在决策层,设想如果自己处于这个位置,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设计,做什么样的决定。接着再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然后再去交流。

保持思考和交流,带着敬畏之心去尝试和探索,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所认为和坚持的。

业界动态

产品基本功:前置仓系统设计之订货篇

2021-8-23 12:41:15

业界动态

我是你的“朋友”,你是我的“金库”

2021-8-23 14:56: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