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压力之下,非主流的商业模式解读

商业模式的问题,您无法回避?对于商业而言,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地位不容置疑。

财务报表压力之下,非主流的商业模式解读

好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不断的为社会创造价值。反之,则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劳民伤财,即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又导致了创始人或者投资人在财务上的失败。

如果是一家成熟的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上只是优化和迭代的问题,而对于一家初创阶段或者是刚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的子公司而言,基于“水土”方面的原因,在母公司所在国运作良好的模式在进入中国后,需要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当管理层面对投资人财报上持续亏损的质疑的时候,您需要有非主流的商业模式来加以解释。

财务报表压力之下,非主流的商业模式解读

供应链上的轻资产化和零售上的SKU减少化

很多商学院的教科书上都讲过连锁商业模式的实质就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店面运营成本管控。这句话在财务投资中的成本控制上已经讲清了所有连锁商业业态的盈利基础。但是,基于重资产的生产制造投资回报低,以及投资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无差异全球性效应,甚至是不同国家(地区)在食品法律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连锁咖啡店商业模式的轻资产化趋势。

对于国内新进的连锁咖啡从业者而言,很难以获得如同某巴克那样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支持,而是基于自己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基于SOE供应模式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但是国情不一样,境外的模式不一定就符合国内市场的客观情况。国内的咖啡市场,特别是咖啡文化高度发达的上海咖啡市场,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已经在咖啡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水果和糕点,乃至各种外设餐饮器具方面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战略采购的方式实现基于“微笑曲线”竞争优势的资源集中化应用。然后,如同除了“IBM”三个字母不变的IBM一样,持续创新,将资源投入到ROI更高的领域。

反之,如果盲目的坚持自己所谓的核心优势,全产业链进入,把优势资源投入到没有足够ROI的领域,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供应链管理的另外一面,还需要保有一定的自有品牌,通过一定比例的自有品牌如OEM产品,在保持效率的同时,迫使其它供应商价格的折让。

另外,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品类管理是店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咖啡馆在重视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努力相互COPY,但是背后的底层逻辑也很清晰,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一家咖啡馆上柜的主要SKU永远不可能超过10个。这样品类管理上做减法就成为了各家都在努力奋斗的目标。而优秀的品类管理的含义也很清楚:爆品的出现,以及现金奶牛产品和流量产品的合二为一。同时,更低的SKU意味着销量更多的提升,以及对上游供应商更为强大的议价能力,也确保更多的毛利润的实现,从而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保障会员价值的实现。

连锁咖啡馆?不,是商业储蓄银行

相信很多连锁咖啡馆的创业者或者任何一家连锁商业服务业的老总都知道舒尔茨在COSTA的启发下推出自己的某享卡和某礼卡会员预支付储值卡管理体系的故事。当然,在进入某巴克后也会听到员工非常熟练的话术:

“请问您有某享卡吗?没有?那您需不需要办一张呢,只要88元,就送您5张券,3张买一送一,一张早餐邀请券,还有一张升杯券,等于打了3次5折,还多送您两张券”!

当然也有低配版:“新人办卡,买一送一”。

应该说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商品证券化的商业操作模式。资产证券化很容易理解,商家通过证券交易所将缺乏流动性的,但能够产生预期现金流量的资产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购买或者持有的投资人分别依据权益的类别,获得股东权益或者债券收益。商品证券化则是资产证券化的浓缩版,通过商品金融权证化的设计,把一个个实际的商品变成明确设计的类金融凭证。然后通过巧妙的创意设计,以一种“第三空间”或者类似的高级感让商品证券化模式变成了现实。

财务报表压力之下,非主流的商业模式解读

2015年,某巴克全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00亿美元,其中礼品卡为50亿美元的销售额,占2015年某巴克全年销售额的1/4。资料来源:《增长五线》。

应该说,商品证券化的商业模式并不新鲜,市场上流通的福利卡、月饼卡和大闸蟹卡已经是屡见不鲜。重要的是为什么只有那么一、两家公司能够跑通这种模式?能够让一个个理智的消费者变成品牌的小迷弟呢?

消费场景具体到小区楼下新开的干洗店贩卖的会员卡。这是一种刚需化的场景消费体验。当接过干洗店老板娘送过来的DM单折页的时候,当面对充值5折的优惠冲击的时候,恐怕内心还会浮出一个念头:“不会跑了吧!”

这其实就是商品证券化模式的最大阻力所在:品牌的信任度。

商品证券化模式的优势显然易见:锁定消费,沉淀资金。但是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只有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势能,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于优先股式的利益分配方式:小迷弟相对普通股股东,没有投票权和管理权,但有比普通消费者(债券投资者)更高的收益权(优惠的价格、更好的会员体验)。然后才会有“长长的雪道,以供消费者价值的持续实现”。

消费投资化的奥秘

有各种金融权证投资背景的粉丝相信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读懂“长长的雪道”的出处。不错,文字的出处来源于巴菲特先生的《滚雪球》一书。同巴菲特先生的功成名就、妇孺偕知相反的是,国内另外一本经济学著作《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的“明珠蒙尘”或者被人肆意曲解。

说来也很遗憾,《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这本书在国内阅读量最大的人群是传销人群,当然了硬币的另外一面就是,经济警察的案头书中也有此本书的名字。

财务报表压力之下,非主流的商业模式解读

这本书的核心理论是:将消费向生产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参与企业运营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而问题在于:传销集团中的“导师”则往往利用该理论中的“消费等同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的观点对事实上的传销行为进行合法化的包装。

这样误会已经产生,认知导致错误的判断。

对于新媒体运营而言,朋友圈的裂变已经是常识一般的存在。同时,保险业里面的“五级三晋制”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样可以在连锁咖啡馆商业模式中加入一定裂变返佣消费模式。在原有的商品证券化(预付款)模式中加入消费投资化模式的内容,实现消费资金的股东权益化实现。

写在后面的话

既然本文的标题是非主流的商业模式,那么必然与之对应的就有主流的商业模式。基于创始资本金的差异性或者是投资者对投资收益周期的容忍程度,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婚姻里面有合脚的鞋子比喻,同样商业模式也有定制的可能。10余年前,在成都购房的时候留下了一句“主流之前都是非主流的”段子,同样本文中也提到的一些比较“边缘化”的商业模式,相信也有被粉丝借鉴的可能。

如感觉有借鉴启发意义,请分享朋友圈。

谢谢!

业界动态

数据分析指标篇——指标解读

2021-8-30 13:49:53

业界动态

商业中台的畅想

2021-8-30 14:27: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