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如何在设计中应用?

产品思维体现在三个方面:用户思维、项目思维、商业思维,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运用产品思维也可以从这三个方向着手。

产品思维如何在设计中应用?

1、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场景

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则,我们的产品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场景、体验开发的,所以我们的设计工作也要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来进行,这样才能留住用户、并保证产品良好的口碑。
产品思维如何在设计中应用?

了解用户需求和场景流程图

了解用户需求和场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通过以上流程的分析和挖掘,我们就可以全面掌握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产品流程上的期望,从而能够给予用户更优质的体验。

2、那么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1)了解用户的前提要把握用户的“心理”

想要深入了解用户,就需要真正地了解用户的“心理”。这里的“心理”主要是指用户的情绪,只有了解用户的心理状态,才能知道他们在接触到或者使用我们的产品时是正面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正面情绪需要我们引导去实现转化,负面情绪需要我们安抚以避免跳出和口碑的损失。

比如在做滴滴拼车评价体系优化的时候,我们前期对一些司机进行了焦点小组和一对一访谈,绝大多数司机都在访谈中大倒苦水,说他们服务没有问题却被莫名其妙地打差评或者投诉。我们也觉得很奇怪,就通过客服提取了对司机差评和投诉的一些 case(案例),这些 case 中接驾晚、绕路多占绝大多数,我们初步分析这是因为拼车占用了乘客太多时间。随后我们就又对部分乘客进行了电话回访,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乘客否认司机有过失。很多情况是导航规划的路线有问题导致绕路远或是堵车、拼友迟到以及其他不当行为,但乘客又没有别的渠道反馈问题、发泄不满,就直接通过评价系统把责任推给了司机。

于是我们对乘客在整个体验流程中的心理进行了剖析。当遇到不好的体验时,所有人都是需要发泄的,如果我们产品的设计没有给予用户情绪宣泄的出口,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产品体系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原来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对平台的评价和对拼友的评价,这样,用户既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又能帮助我们收集乘客和司机管控方面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用户的目的是引导用户行为

了解用户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心理”,了解用户“心理”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用户行为,让用户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产品的交互、操作,从而实现对用户的有效管控和转化。

比如,淘宝通过双十一创造了“购物狂欢节”的概念,并联合商家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就是抓住用户在购物时想省钱的心理,通过降价、优惠券等方案让用户在选购商品、提交订单和结算阶段都保持高涨的情绪,从而推动用户最终完成付款。

近几年的双十一又推出了跨店满减的方案,这是因为用户已经习惯双十一买很多东西,但单店降价和优惠券的优惠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初官方满减优惠券只能在一家店铺使用,用户经常会因为购物车内商品无法到达满减金额而纠结,造成情绪的下降,而此时又是电商产品完成成交转化的关键节点,所以淘宝就通过跨店满减的策略又创造了一波用户情绪的小高潮,推动用户“快快剁手”,清空购物车。

结果导向是做事情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如果我们对用户心理的分析结论无法用于引导用户行为、为我们的产品和业务创造价值,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所有的调研和分析都是在浪费时间。

3)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有了解用户需求和场景的过程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痛点和体验问题,从而保证用户不流失、进一步完成我们需要的转化。在完成上面的分析后,我们最终需要把调研和分析结论落地为设计方案。

完成落地方案前要关注用户当前的情绪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如果是负面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补偿、安抚等方案对用户进行留存。

比如在等待外卖送达时,配送信息页一般都会有预估时间、位置等信息,让用户有一定预期。同时如果迟到时间过长,也会通过准时宝等规则给予用户优惠券补偿,这些都是负面情绪的安慰。

如果是正面的情绪,就需要及时地进行概念强化和机会转化。强化我们的优质体验可以使用户加深对我们产品和品牌的好感以及正面认知,及时的机会转化可以利用用户比较好的心情完成一些有成本的操作,从而促进业务提升。

3、主动发现并解决用户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仅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也应该是所有专业职场人的必备能力。环顾身边的各行各业的人你会发现,优秀的人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有非常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MIUI 团队作为一个设计驱动型团队,有着极强的设计驱动力和落地推动力,这也是 MIUI 可以成为业内头部产品的一大因素。那么如何让自己具备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1)主动寻求多渠道的问题来源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你应该对敏捷开发、MVP (最小化产品试验)等概念都不陌生,产品的快速迭代、小流量试验都是产品实现快速成长,设计能够得到快速验证的必要条件。想要做好验证和迭代,就需要我们拓宽寻求迭代依据的渠道。

这个依据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业务数据和用户的使用数据打点,二是用户的反馈和客诉。

产品数据方面,我们应该按照设计验证的基本方法,在设计方案上线后随时关注数据、及时验证设计方向。多数产品的数据支持还是比较到位的,因为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运营和市场,都需要数据的支持。

在用户反馈层面,我们需要主动拓宽用户反馈的渠道,这样才能得到用户反馈的第一手资料。

社群运营:加入或者与运营同事合作建立一些用户反馈群,你在群里既可以看到用户的讨论,也可以收到用户的反馈。如果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调研,也可以直接在群里问答。这种运营方式不需要专业的技巧和复杂的平台,和部分典型用户建立起日常联系即可,你既可以收到反馈信息,又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客服渠道:通过客服的投诉单和工单,可以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都有哪些问题和不好的体验。通过阅读和筛选客服工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当时的心理和情绪,同时你也可以以客诉为基础,寻找体验优化的机会点。

2)主动提出并跟进体验优化方案

你可能认为给研发工程师提需求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产品经理提的是功能需求、业务策略方面的内容,设计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设计需求,这就是我说的“设计驱动”。

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协作流程,如果设计师在流程上无法直接向研发工程师提需求,也可以通过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作为需求方要求排期。毕竟提出优化方案只是第一步,如果优化方案不能落地,这个优化方案就是空中楼阁,仅仅是一个“自嗨的面子工程”而已。同时,如果你能主动推动设计驱动需求,对设计团队的影响力建设和设计师在整个业务线的地位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提出优化方案后,你还需要推动落地和验收。体验优化方向的需求大多是细节和简单逻辑的调整,所以仅仅通过产品经理跟进,细节上和还原度上可能会出现细致度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更为细致地跟进并随时调整、保证最终的细节验收。

优化跟进的过程就像产品经理一样,首先需要把我们的设计优化需求进行拆解并排期,然后在研发过程中进行走查和验收,最后按照排期提醒研发提测发版,这些能力也是一个进阶设计师的基础落地能力。

无论是收集和处理用户反馈,还是提出方案并跟进,都突出了一个词——主动。设计师最容易陷进自己的设计世界里无法自拔,想做到主动地提出和跟进一些问题是需要训练和付出的。

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师之所以薪资高、门槛高,并不是因为行业属性,而是对职位本身要求比较高。你既要有良好的审美和艺术表现力,又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只是设计部分的能力;除此之外,你更需要强大的项目推动和落地能力,这才是作为一个设计人才最基础也是最具竞争力的能力。

4、将设计目标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

上面说到我们需要主动推动体验优化和设计迭代,保证“设计驱动”工作的进行。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和我们合作的产品、研发、运营各方都有效地支持我们的需求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目标与产品业务目标保持一致方向。

1)了解业务的核心指标

我们在第二讲已经说过了如何深入了解业务和产品,在确定设计目标时你就应该深入了解业务、掌握业务的核心目标,这样才能找到设计工作甚至整个团队工作的方向。

当然,成熟的团队一般都会进行企业文化和目标规划的宣讲和沟通。比如滴滴出行每个月一次的“在一起”,都是由高层领导向大家介绍公司的战略规划、方向变化和目标设定。如果没有公司层面的沟通,我们也可以通过与产品业务相关负责人的日常了解或定期沟通来熟悉产品业务的规划和目标方向,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工作与业务步伐一致。

当前各大厂的设计团队也完成了从单一的平台型支持性团队向业务设计团队的转型,基本都是设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双线领导,并承担业务部门 KPI 的管理方式,这种趋势实际上也反映了业务和设计的关系以及各大团队对设计团队价值的探索。

所以,设计师的价值不仅是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业务带来价值,这就是与业务保持同步的重要性。

2)将业务目标转化为设计目标

仅仅了解和掌握业务目标和方向是无法进行设计工作的,因为设计师做的工作都是细节上的、潜移默化影响用户和业务的。那么如何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步方案都能保持和业务方向上的一致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转化——将业务目标转化为设计目标。

其实这种转化非常简单,主要运用的思维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找到实现业务目标路径中能够真正反映在页面细节或流程节点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设计目标的基础。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填写用户信息的注册表单,业务的目标肯定是吸引更多用户完成注册,完成一定的拉新目标,那么对应的设计目标就很明确了,那就是保证“提交”按钮的点击率。

5、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我先总结一下要点:

首先要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才能更好地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需要从了解用户心理、把控用户行为和解决用户痛点三个方面着手。

其次要主动发现和解决用户体验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推动落地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主动”,积极收集用户反馈和数据反馈、提出并跟进优化方案。

最后,需要我们在设计工作中始终保持与业务方向一致。把设计目标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突出设计的价值。

设计中运用产品思维的核心是“主动”,主动地深入分析用户、主动地收集用户反馈、主动地推进体验优化、主动地赋能业务。主动的思维不仅体现在设计业务上,更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阻碍、发现什么问题、意识到什么风险,都需要主动提出和解决,而不是考虑这个问题是否是设计师的本职,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职业度最重要的体现。

业界动态

教培人上岸记:会被嫌弃,也能薪资翻倍

2021-12-6 17:33:26

业界动态

5000字带你进入竞价项目中的私域世界

2021-12-6 18:11: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