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100个问题,流量?还是流量!到底要不要做流量?!

问题来自评论(神奇的微信,居然将它放进了垃圾评论里,还好捞了一下):

亮哥您好,一直看您文章收获很多,我也提个问希望获得新思路。事情是这样的,我入职了一个做蛋糕的公司(本地业务只有成都一个城市),业务模式是通过服务号的有赞商城销售蛋糕,目前服务号有2W粉丝,目前在运营的渠道有微信服务号、微博(粉丝少无互动)、大众点评(点评少无法在首页看见),以上是大致情况,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到更多流量以提高销售额,并把流量导流到服务号做好留存,在获取流量这一块我的想法是运营大众点评、美团、口碑,放弃微博(不精准),请问我这样的想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能说说具体的操作路径吗(对不起我不要脸了厚脸皮求攻略,其实我们就是要解决在GMV=流量*转化*客单价这个公式中的流量这块,跪求有没有能够疯狂提高流量的方案)。另外我准备把服务号的粉丝导流到个人号并运营朋友圈,请问这个想法正确吗?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我的直觉,大家都在做私域流量,我也跟风搞一下呗,其实我并不知道为啥要导流到个人号。亮哥求翻牌。

这个话题其实之前在群里已经说过了……但想想,似乎还是可以单独拿出来说一下。

「流量」是所有在互联网里的公司都很关注的词,运营看见这两个词可谓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来,一边听歌,一边看我掰话哈。

「流量」这件事儿,之所以大家都头疼,诚如提问里所说,所有涉及到交易的,都需要有「流量」灌入,然后才能去看各级转化率,所以,「流量」就是源头的活水,没有流量,一切互联网里的商业逻辑都很难成立。

但是,「流量」又具有特殊性,即,并非所有的业务,都能轻而易举的获得「流量」,也不是所有的「流量」都对业务有价值,有帮助。

题目中的运营人员,运营的其实是本地服务,本地服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

  • 1、门店本身能覆盖的用户最多也就是半径3公里内的意向用户
  • 2、利用外卖,门店可以扩展的业务,最多也就再把半径增加2公里,达到覆盖5公里半径内的意向用户
  • 3、利用配送,理论上可以将半径无限延伸

但是,对于服务本身,涉及到品控问题。

什么是品控问题?简单点说,不能因为服务覆盖半径的扩大,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提问者做的是蛋糕,那这里就有几个问题:

  • 首先是购买欲望会不会因为配送时间而降低?
  • 然后会考虑蛋糕在较长距离的市内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损坏、口感变差等问题?
  • 最后是自己花了钱,耗费了等待时间,到手的蛋糕好吃不好吃的问题?

这些是啥呢?

刘润老师前两天发了个朋友圈,给大家看看:

运营的100个问题,流量?还是流量!到底要不要做流量?!

注意重点:测试成本、协商成本、付款成本,其实都是「信任成本」

只要是你想要获得的「流量」,一定是你需要去解决「信任成本」的。所以,如果你问我,如何去解决流量的问题,我就会问你:

你用什么办法和手段,从『如何去降低用户的「信任成本」? 』这个命题出发,让他通过不断的体验,来信任你?

在提问中,提问者提到了想要在有精准流量的渠道上增加推广的方法,这个想法和思路是对的,所以,不管是点评、美团、口碑,都可以尝试。

那么,接下来,我要问的是另一个问题:

这些渠道,在当地是最精准的渠道吗?还有没有其他渠道?

譬如说,当地是否存在高活跃的美食新媒体公众号、美妆美业公众号、旅游玩乐公众号、亲子公众号、当地的吃播网红的抖音、快手?因为要考虑蛋糕的用途,无非是女孩子和小孩子都喜欢漂亮和口感好的甜食。那么用户关注什么,你就应该在哪里出现。

这是渠道选择。然后还有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渠道已经接触到的用户,快速的完成「体验决策」。

也就是说,当你的目标用户看到你之后,怎么能让他们完成第一次体验的下单?我的认知中,大概有这么几种做法:

1、大额优惠券分享裂变。引导用户到自己的购买渠道上,领取大额优惠券,同时引导用户去赠送优惠券给其他人,让用户把身边对甜食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拉进来。

2、拼团裂变购买。引导用户到自己的购买渠道上,通过拼团,让用户享有一次较低价格尝试的机会。为了确保成本控制,可以利用有赞做老带新,给团长额外的福利,让用户有兴趣帮你拉人拼团,同时还可以设置模拟成团的时间,万一用户拉不够人头,也不要发生给用户无法体验的尴尬体验。

3、大号分销。刚才提到了当地的自媒体大号,那么,针对这些大号,能否给他们返点,让他们直接分销?

4、直播裂变。你可以以测评为名义,也可以以吃播为噱头,撬动当地比较红的主播——当然,如果内容设计的合理,也可以自己上,让这些主播的粉丝给你带流量。

但是,这都是解决「体验决策」的,而用户是否在一次性的体验甚至薅羊毛之后,能够不断的复购,其实要回归到最基础的商业逻辑,你的产品是否过硬,你的服务是否过硬。

对「吃」这件事儿来说,一定要能玩出花样,否则无法走红。

鹿角巷的黑糖鹿丸,说白了就是红糖+牛奶+珍珠,为啥能红?
喜茶的奶茶,不过是传统的奶茶加上芝士奶盖,为啥能红?
米芝莲的奶茶,就是传统的港式奶茶,为啥能红?
黑龙江的杨国福、张亮麻辣烫,为啥能红?

餐饮品类的核心逻辑其实一定是价和质的平衡,你贵,那么您的原料是不是够特别,制作过程是不是特别废功夫?

譬如说,我印象中,上海有一家火锅,人均过千,卖点就是吃完了身上不会沾染火锅的味道,且食材新鲜,当天采摘;淮阳菜拆骨鱼头,单品不便宜,因为是整只鱼头骨头拆完炖一盅,所以特别考验刀工和备料的时间成本……

你发现没有,这些都是卖点特别清晰,且用户能够直接感知的——吃完了火锅,出门闻不见身上有火锅味儿,一只没有骨头的鱼头吃进嘴里,也确实不是平常鱼头的滋味。

那么,你的蛋糕的卖点是什么?怎么保证这个卖点能够直接击中那些做了「体验决策」的消费者,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当然,如果只是洗流量,讲故事拉融资,上市割韭菜,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但餐饮这一行,虽然只有产品质量不一定能活下来,但只靠营销,天花板也是比较容易打到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流量」话题,是所有做运营的同学都绕不开的话题。

但是,围绕这个话题,却有很多的逻辑在其中。产品本身是垂直领域还是大众领域,会决定要不要走大流量获客转化的路数;交付逻辑也会决定到底是深耕细作,还是快速烧钱换市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一个业务纯靠「烧」,那么一定要明确,这个业务的收入和利润是有保障的,否则终有一天,会惨淡收场,毕竟,商业的本质逻辑是不会因为是否互联网而改变的。

作者:张亮leo ,文章来源:张记杂货铺(公众号),分享运营干货相关知识。

本文由用户 @张记杂货铺原创发布于新媒体运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业界动态

打造品牌个性化定位的3大策略

2019-7-3 13:03:36

业界动态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这次变化有点大

2019-7-3 14:26: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