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品大佬的 3 个原则

前几天听了一下薛军的《腾讯产品启示录》,其中有一讲关于腾讯的“进化式产品创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腾讯产品大佬的 3 个原则

尤其是里面提到的 3 个产品原则,结合自己过去做产品的一些方法和踩过的坑,我觉得挺受启发的,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腾讯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一步步进化而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我们熟悉的微信公众号,其实脱胎于 QQ 邮箱阅读空间的 RSS 订阅,最早的 QQ 群聊,实际上是衍生自邮件讨论组和 QQ 聊天。

把这些产品演化的故事抽象成方法,那就是“进化式产品创新”。围绕这个理论做产品就涉及到三个原则,分别是:

  1. Never Stopping:适应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适应用户需求才是好用的产品。
  2. Stay Simple:简单的才能永恒。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产品创新都需要追逐功能的返璞归真。
  3. Keep Running:快鱼吃慢鱼。成功的产品创新永远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

第一条,适应的才是最好的。

前面有提到微信公众号是脱胎于 QQ 邮箱的阅读空间,且是基于 RSS 技术的内容订阅。

这个功能在 QQ 邮箱没有被用起来,因为 RSS 太过于技术化,普通用户很难理解,而且操作成本也高,并且内容不可控。

而到了微信时代,张小龙团队吸取了之前做邮箱阅读空间的教训。设计订阅号时只要简单关注,就可以实现内容订阅,完美的解决了复杂性的问题,适应了用户需求。

腾讯产品大佬的 3 个原则

不固守一种解决方案,不断去尝试贴合用户需求,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创造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方案。

第二条,简单的才能永恒。

对于这一原则,薛军总结了 3 个方法,分别是回归产品初心、人性始终不变、功能设计极简化。

我们做产品很容易做多,也容易做复杂。而复杂性一旦展开,再想回归简单就难上加难。

俗话说,加功能容易,减功能难。

尤其是随着业务复杂化、友商竞争、团队的发展,产品变得越来越臃肿,此时如果没有产品原则来衡量需求,产品就容易跑偏。

微信朋友圈鼓励大家通过照片来表达最近的状态,虽然也可以发文字,但是隐藏的比较深,这是朋友圈的初心,让用户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表达真实的自我。

腾讯产品大佬的 3 个原则

只有牢记这一点,朋友圈的演化就有了主线,并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推陈出新而跟进,所以我们看到的朋友圈自上线之日起,整体定位和设计是没怎么变化的,只不过在细节部分做了拓展,例如朋友圈广告。

另外就是始终不变的人性。我们看到微信打飞机游戏和微信计步排行在产品设计上都有类似之处。

通过具体数字化的排行榜设计,让用户之间形成比较,比较产生攀比,然后不断促使用户投入到产品里面去。

而功能设计极简化的例子就是微信的摇一摇,有个故事大家也应该听过。

当竞争对手都推出升级版摇一摇后,马化腾问张小龙在摇一摇还可以做些什么。

张小龙的回答很经典,他说“Pony,因为我们的摇一摇已经做到了极简化了,竞争对手不能超过我们,因为我们做到了什么都没有,他们要超过我们总要加东西吧,你一加,就超不过我们了”。

这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的自信,事后证明,竞品加了很多看似花哨但实则没用的功能,最后还是没有超过微信。

第三条,快鱼吃慢鱼。

互联网江湖里,一直都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

没有完美的产品,期待完成度极高的产品上线去改变市场和用户是不现实的,往往 60 分就能打天下了,通过小步快跑去迭代产品,完成进化。

早期的微信其实就不完善,甚至说有很多的不足,看一下最初的应用市场评论就知道用户有多不满意。

腾讯产品大佬的 3 个原则

但这些都不要紧,在后续的进化中,微信一个个把问题解决了,而且越来越好,最终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抢占了市场。

而腾讯内部同期在做的另一款移动 IM 产品 Q信,则因为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完善,本来应该早于微信上线的,一直憋大招,所以最终失败了。

以上 3 条产品原则看似很抽象,但结合自己的产品工作落实到细节,发现会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设立原则的好处就是设立边界以及判断标准,有了边界就有了决策范围,有了标准就有了判断依据。

这是做产品非常必要的一项能力。

以上这些产品方法都来自于薛军的《腾讯产品启示录》,我个人看过后觉得挺受用的,之前有推荐过。

业界动态

FMS财务管理系统:应付结算流程

2019-10-10 18:04:16

业界动态

从瑞幸的三级火箭来了解用户转化漏斗

2019-10-10 22:07: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