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本身不加分,就别老想着刷屏

最近有个洞察,就是很多做出刷屏案例的品牌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注:我这里指的刷屏,并非是小圈层的刷屏,而是是破圈的刷屏;这里指的熟悉的品牌,说白了就是我们听说过的品牌。)

品牌本身不加分,就别老想着刷屏

比如当年的H5大户「网易」、环时时代的social借势大户「杜蕾斯」、凸显体育精神的运动品大户「Nike」、每年9月万众期待发布会的科技产品大户「苹果」以及近几年技术成熟且低调内敛的手机大户「华为」等等,他们都是经常刷屏的大户。

很久很久以前,媒体渠道单一,企业投放广告或者是做传播,无非就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线杆,这就跟那饲养员喂猪是一个道理,饲养员喂什么你就吃什么就得了,你没的选。而自打这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后,万物皆媒体,饲养员喂猪的模式也被淘汰了,变成了自助餐模式,媒体多样且分散。

如果说,在媒体渠道单一的时代,你做大众传播,掌握核心渠道以后(如央视广告)那真是实打实大众传播,因为大家没得选嘛!而现在,媒体渠道多样且分散,除重大活动节点以外(春晚,世界杯),基本是很难做到大众传播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到这些重大节点的时,企业主都像疯狗一样去买这广告位,汪汪汪!

而这时候,所谓的刷屏广告就出来了,当然,这里的刷屏,指的更多是非大众刷屏,不信你回家问问你妈,你看到的刷屏案例,她能知道几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你就以为全世界都跟你一样被刷屏了?朋友,你这是属于心里少个AC之间数,切莫忘记教主真言。(关于信息茧房,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留言给我,得空我可以专业写一篇。)

品牌本身不加分,就别老想着刷屏

关于「信息茧房」的事儿,其实可以单独拿出来一篇进行讨论,今儿的主题是「品牌自身才是传播效果中的最大加分项」,咱先别跑题,先继续聊这个问题。

用传统的广告思维去思考,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用资源拉着品牌走的,哐哐哐、咔咔咔、叮了咣啷的拿资源砸品牌做曝光,但是其实我们冷静下来会发现,成熟的品牌其实是可以自己跑两步的,品牌是可以从负重变成发动机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山寨手机品牌和苹果发布了同一坨屎,那么必然会有一部分人认为苹果的屎是香的,这是因为苹果品牌有知名度,且之前确实没少发布过牛逼的东西,所以大家坚信这坨屎一定有它的非凡之处,从这个角度来看,苹果的品牌就是可以自己跑两步的发动机,你们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儿?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年4月份Nike那波「别信我,服我」的campaign,如果广告主不是Nike,而是阿迪王,你说它还能刷屏吗?同理,从这个角度来看,Nike的品牌就是可以自己跑两步的发动机,你们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儿?

品牌本身不加分,就别老想着刷屏

最后再举个设身处地的例子,比如说,同样一个牛逼创意的优质H5,你司和网易同时且同资源发布,琢磨一下,最后刷屏的能是谁?同样一个创意好爆炸的借势海报,杰士邦和杜蕾斯同时且同资源发布,琢磨一下,受众讨论的会是谁?所以说,成熟的品牌其实是可以自己跑两步的,品牌是可以从负重变成发动机的。

仔细想想,其实上面讲到的这些,也是符合「定位」理论中的心智抢占知识点的。大家对网易的认知就是做刷屏H5的,对杜蕾斯的认知就是做创意借势海报的,受众的第一印象已经被这些品牌占据了,你再想出圈,还是有点儿难度的。

关于刷屏,我在上次被删掉那篇国旗头像里面也写过,很多同行先烈们也总结过规律,也研究过方法论,大家的核心思想还是比较统一的,都是让受众获得利益,这个利益包含社交货币、认同感、有趣、实惠BALABALA,当然,也有一些玄学作者提到了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咱先甭管人家说的对不对,总之人家是思考了,是产出了,也算是一个思考的分享,同行们分享了这么多,唯独没说到品牌自身对于传播效果(刷屏)的影响,这也是我今天哔哔这一篇推送的最大原因 还不是自己吹牛逼说要周更逼得 ,权当是给当下的刷屏方法论做一个补充。当然,作为受众的你们,看看热闹也就得了,毕竟写方法论的我们也没刷过几次屏。

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成熟品牌做传播的时候,天然是有传播度加成的,因为它的品牌本身就是台发动机,所以那些不成熟的品牌做传播的时候,就别想动不动想刷个屏了 毕竟你还不配 不过这个好像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果没有持续的优质传播,一个不成熟的品牌又怎么能变成成熟的品牌呢?

业界动态

创业方法论丨你的品牌可能需要重做

2019-10-11 16:18:24

业界动态

一个抖音淘客的创业小计划

2019-10-11 16:58: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