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因为所处业务型公司,所以一直在想部门的盈利模式是不是可以更多样化,而不被业务部门牵着鼻子走。偶然间接触学习了平台补贴模式准则,感触很多,便想总结分享下: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01 补贴模式准则

下面以大家熟悉的电商平台举例,以主要使用用户商家和卖家为双边关系作为解释说明: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1.价格弹性反应

简单地就可以理解为谁对价格更敏感就补贴谁。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

  • 商家:这个东西成本10块,卖11-20都可以,只要能成交赚钱就行。
  • 买家:这个东西原价20块,现在促销15块。囤货好时机,不买就是傻子。

2.成长时的边际成本

什么是边际成本,理论上就是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递减,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常说的规模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谁加入平台更容易、所花成本更低,我就补贴谁。

那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我怎么知道谁的成本更低呀?

可以设想下:假如免费加入我们平台可以补贴10元现金,更有可能吸引谁加入?当然是买家呀!

3.同边网络效应

正向同边网络效应指当越多的属于此群体的人们加入平台,每个用户的效用增加,进而吸引更多属于该群体的使用者加入。同理可推,反向同边效应。

简单理解就是谁的加入能吸引或邀请到更多的人加入,就补贴谁。

很多人估计可能又开始犯嘀咕了:“我哪知道他们谁更有吸引力,这难道不是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吗?”

其实身边有个很经典的例子:拼多多。

拼多多运用拼团和砍价的策略,使它的C端买家爆发增长,从而达到了正向同边效应。随着大量的买家涌入,商家就像看到了金钱一样,也拼命加入,恨不得全商城都是自家商品一般。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买家不仅起到了正向同边效应,还起到了正向的商家效应。但试问若换成是商家能达到这个效果吗?

4.多地栖息的可能性

多地栖息指群体可以转换的平台多。

这个原则可以理解为:群体多地栖息的可能性越高代表其跑路的可能性越大,就越不可能成为付费用户。多地栖息的考虑因素可以是平台转换成本大小、外部同质平台选择机会多少、目标资源多少等。

就拿转换成本来说:

现在买家要买个东西可以在京东、淘宝、拼多多或者任意的线下门店购买。我的成本可能就是注册个账号、花点购物时间而已。但是商家若要在平台上卖个东西就很麻烦了,培训使用、上架商品、线上线下信息同步等,大点的商家可能还涉及到平台与内部系统的开发对接。这个时候看商家的转换成本是不是要比买家大的多?

5.现金流汇集的方便度

现金流简单地就可以认为是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买家个人的话基本上就是你所有银行的流水了。然而商家的现金流基本就是整个公司、整个企业的现金流了。

你可能会问汇集个人的现金流不是比汇集企业的现金流方便多了吗?但是如果需要5万、10万,或者更多的现金流的时候呢?

我们不能只考虑小量现金流的时候,毕竟小量现金流谁都可以汇集出来,并且还会如九牛一毛般没啥用。至于多少才不算少量,我也给不出来,毕竟每个平台的心里份量不同。

02 付费模式演化

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会随着时期的推移产生变化,导致“付费方”和“被补贴方”也会产生变化。

但纵观大部分平台,基本可以总结如下:

初期: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初创时期基本上双边模式是很明确的,这个时候只要以带来持续收入以支撑产品运营的群体为付费方就可以。

增涨期: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增涨时期随着产品慢慢趋向稳定,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企业为了挖掘更多的盈利点,对于原本免费使用的买家,可以提取愿意付费部分并提供更多服务和权益。如京东会员、天猫会员……

成熟稳定期: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这个时期也可以看作是产品的稳定期,产品要想有大的突破,需要寻找产品的第二曲线。如果在基础框架上很难改变,那就只能在运营策略上进行激活。

所以也可以是这样子复杂多样的:

如何设计电商平台收费与补贴模式

当收费与补贴模式不适用于既定的双边市场框架时,可以设定更多的收费与补贴模式。许多平台就是靠着极富创意的收费与补贴战略,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可以看出设定收费与补贴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同市场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刻意的不平衡,像倾斜的跷跷板一样引发第一股推力,进而激发网络效应。

以上仅以电商平台举例,当然其它平台通用,希望对你有启发!

业界动态

FMS财务管理系统:数据指标

2019-10-29 14:36:40

业界动态

职场人有效沟通,试试这4个方法

2019-10-29 15:17: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