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工作多久的设计师对临摹这个技能还是不够重视的,或许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临摹,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临摹都不清楚。导致最后没有看到理想的成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选择临摹作品

我们在临摹界面的时候不能只临摹概念稿,因为大多数概念高注重的都是视觉效果,形式上会比较主观。所以我们在临摹概念稿的同时也应该多临摹线上稿,线上稿的临摹最好多以大厂为主。这是为什么呢?

1、紧跟设计趋势

有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App Store了,如下图所示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大标题的风格风靡一时,如今也有很多App在沿用。另外大厂对于用户体验的标准是很高的,所以临摹不同版本的应用,会让你更快的掌握用户的操作习惯,和现在流行的设计趋势。

2、细节的把控

看到下面两个界面中的图标设计,左侧线形图标的粗细圆角一致,反观右侧的里面的图标有的是面的,有的是线形的看起来很凌乱。如下图所示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所以大厂对设计的统一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们只需要在临摹中发现这些规律,结合实际的设计理论便可以掌握这些好的标准的设计方法。

3、设计还原度

大厂界面的还原度是最高的,所以临摹大厂的产品图就如同临摹大厂设计师的原稿,不会对你造成设计上的弯路。(这个示意不太好找,拿不到他们的设计图,不过你们都懂得~~)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厂的设计师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起码比我要优秀很多,所以就有我要学习的地方,我本人也是通过临摹后发现自己和原作设计师相比,做图时用脑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决策重现式临摹

什么是决策重现式呢,就是当我们一个个像素去临摹时,需要再次做原作设计师之前做过的每一个决定,选用什么样的字号大小?用什么样的配图?模块和模块之间的间隔等问题。我们会对优秀设计师们的决策一一作出分析,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1、图片比例

临摹自如客APP时发现它首页的图片尺寸,除了Banner外,下面的图片虽然有大有小,但他们的长宽比例却是一样的,都为3:2,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试着猜想原作设计师这么做的原因:节省开发成本,一图多用即节省了设计师的修图成本,也节省了对于提供多尺寸时的沟通时间。如下图所示: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2、 文字大小总结

字体规律:在临摹多个线上作品后发现,字体和字体之间相差的大小普遍为4的倍数,(如图)左侧有道云笔记首页,主标题是34px内容是26px;左侧豆瓣首页中,标题是38px,内容就是26px。当然凡事都会有特殊情况,例如那些时间的字号,有可能就是24px,也有可能是22px,同时也了解了APP中正常阅读的字体大小为26px以上(包含26px),小于26的则是极为不重要的信息展示。如下图所示: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针对式临摹

针对性临摹就像一个人补充营养,缺啥补啥,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才能得到好效果。

我们在做图时经常会用阴影效果,但是由于知道的阴影效果有限,经常去用自己习惯的阴影效果,没有新意,为了让自己阴影方面得到提升,开始了针对性临摹练习。我会在网上找到个众不同程度的阴影效果进行训练,了解好看阴影的数值(透明度,扩散值,阴影宽度)。也知道了阴影除了系统自带的方式外,还有很多展现形式。如下图所示: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临摹的三个技巧,你尝试过吗?

PS:虽然说我们可以通过专项性临摹来提升自己的短板,但是只能说我们做阴影的技能提高了,真正在界面中如何去搭配这些不同的投影效果还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的。

划重点

  1. 选择临摹作品:临摹线上稿的对象要确保90%以上的还原度,现阶段比较流行的设计风格,界面规范有细节。
  2. 决策重现式临摹:临摹时需要找规律,例如图片比例,文字的字号,颜色等,并能够熟练掌握。
  3. 针对式临摹:就像一个人补充营养,缺啥补啥,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才能得到好效果。
业界动态

【译文】为何你不能将不可用的按钮设计成灰色

2019-11-13 9:34:26

业界动态

广告投放,场景化定制

2019-11-13 10:58: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