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刚过去的一周不太平静:3月10日,美股迎来史上第二次熔断,巴菲特说活了89年也没见过的场面,倒让我们见到了。三天之后,美股熔断又再次上演。3月12日,标普500指数开盘下跌了超过7%,触发本周内的第二次熔断,美股暂停交易15分钟。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除了美股以外,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多个国家的股市也纷纷触发熔断机制。

比特币不再被看作是“避险资产”,全球范围内的风险资产遭到抛售。3月13日,比特币价格延续暴跌趋势,曾一度跌破4800美元,而在1个月前,比特币价格还在1万美元以上。

若干年后我们回看历史,2020年3月,一定是金融历史上的魔幻时刻,我们也都成为了见证历史的人。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历史不是那么好见证的。对个人和企业来说,我们都将开始经历一轮寒冷的冬天。

越是身处经济寒冬下,心态越是不稳,贪嗔痴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本质,理解经济的运行方式。

本周我利用业余时间恶补了“投资界的乔布斯”Ray Dalio先生的系统经济理论,今天我将以此为基础与你聊聊。

1

经济说的再大,其实就是无数交易的总和。

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交易形成了三股主要经济动力: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一次交易的达成需要买卖双方的自愿交换。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

货币是今天的财富,信用指的是未来的财富。为了购买今天买不起的商品,我们可以向未来的自己借钱,提前预支消费。

也就是说,除了货币,买方还可以用信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我们每个人可用于支出的总金额等于货币存量和个人信用资产。比方说我手上有一万元现金,信用良好可贷款两万元,那么我的可支出总额一共是三万元。

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一样,因此货币+信用=可支出总额。

支出总额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你的支出越多,别人的收入越多,收入增加后信用度也会有所提高,支出总额便进一步提升,他人的收入又进一步上升……整个经济正向螺旋式发展。

比方说A现在口袋里有10块钱,信用良好可以借5块钱,因此他可以支出15块钱,他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那么与他交易的B就收入了15块钱,B信用良好可以借6块钱,那么他就能支出21块钱。

以此类推,环环相扣,经济扩张时GDP就是这样得到了指数级的增长。

另外,政府是整个经济市场最大的买方和卖方。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纳税得来的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刺激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扩大可支出总额,避免财务出现赤字。

而中央银行通过控制信贷利率和货币数量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走势。

2

经济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属信贷。

之所以说它最为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还是因为它的占比最大。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钱都是信贷,美国国内信贷总额约50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仅约3万亿美元。

与交易市场买方与卖方相似,在借贷市场里,借款人向贷款人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前偿还包含本金和利息部分的所有款项,贷款人通过信用评级相信借款人的承诺,信贷便产生了。

信贷一旦产生,立即就会成为债务。债务对贷款人而言是资产,对借款人而言是负债。只有当借款人清偿后,资产和负债才会消失,交易才算最终完成。

既然是信贷,就必然会牵涉到利率参数。利率设置得太高,借款人看到利息就软了,借贷就会减少。利率设置较低,贷款变得便宜了,借贷就会增加。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偿还能力,也就是你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债务的增长速度的比例,好的偿还能力一定代表着收入的增长速度相较债务的更高。另一个就是不能还债时的抵押物资产。

这里隐含着一个可以站得住脚的逻辑推断:一个人的收入增加,相应的其信用度也会提高,支出总额提高。也就是说起点应该追溯到收入。

再者说,交易是由人性驱动的,从长期来看,你得到多少取决于你能生产多少。

也就是说提升生产率在长期来看最为关键。生产率提高,收入增加,联动信用和支出总额提升。

生产率在长期内十分关键,但在短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不能明显体现出来,因此不是经济起伏的重要动力。那么什么是动力?

信贷是短期内经济起伏的最重要动力。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增多信贷让消费超过产出,但是在还债时减少信贷,让消费不得不低于产出。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3

由于我们借贷,所以必然产生了经济周期。借债是提前消费,为了购买现在买不起的东西,支出超过了收入,但我们给未来的自己设定了还款日,此时支出必定要收缩并小于收入,才能偿还债务。

所以形成了一个类似正弦曲线的经济周期。对个人如此,对整个经济运行也是如此。

这里再引入一个重要公式:支出金额/产销总量=价格。

在正弦曲线的早期,支出增加主要来源于信贷,而信贷可以凭空产生。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出售商品的生产速度时,价格就会上涨,我们也称为“通货膨胀”。

此时央行会出面,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借贷,借贷减少后支出总额就会减少,收入下降,支出速度放慢,价格开始下降,经济活动减少,经济开始衰退,“通货紧缩”开始了。

央妈见状就会开始一点点降低利率,增加借贷,提高支出总额,加速经济活动,开始另一次扩张。

这一周期属于短期债务周期,循环往复,主要由央行控制,持续5-8年时间。

长期债务周期持续75-100年,期间有多个短期债务周期组成。

在经济繁荣期,人们此时虽然债务也在增加,但收入增加,股票和抵押物资产价值上升,所以能让借款人保持信用良好。

但经过几十年的累积,债务负担缓慢增加,使偿债成本逐年增加。当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速度时,便开始迫使人们减少支出还债,支出减少了,收入便下降了,使得市场上的另一方偿债成本和债务负担提高,支出又进一步减少。

周期开始出现逆转,由繁荣进入衰退,逐渐到达长期债务顶峰。

4

经济到达衰退期,像上面所述的,央行就会开始降低利率,增加人们的借贷,刺激支出和经济活动,延缓衰退。

可是当经济衰退到一定程度,利率已经接近零,无法再通过降低利率挽回经济时该怎么办?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的利率已经降为零,还是无法挽回经济衰退的局面。

利率降到零,人们都不借贷,可以用来消费的信用就没有了,这个杠杆就消失了,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来调整经济的能力已经消失,这就叫做去杠杆化。

那么怎么应对去杠杆化,也就是如何减轻人们的债务负担呢?

Ray Dalio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削减支出、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和发行货币。

削减支出,就是从每个人身上开始缩减消费支出,勒紧裤腰带。表面上看不失为一项好方法,但支出减少也意味着收入的下降,倘若收入的下降速度超过还债速度,债务负担可能会变得更为沉重。

减少债务,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来减轻债务。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银行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返还存款,因此人们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个人、银行、企业出现债务违约。

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债务,对贷款人而言其实手里的资产为零。

贷款人因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消失,所以会同意债务重组。通过减少还款、延长偿还期、降低利率等形式慢慢收回一点贷款。

财富再分配,事实上就是中央政府通过向富人增加征税,再由政府调配给失业者或其他用处,帮助财富再分配,搅活经济市场。

当利率降到接近零时,央行不可避免只能通过发行货币来进行调控,并使用它们来购买金融资产以推升资产价格,购买政府债券以辅助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

5

理论的最后,Ray Dalio给我们每位决策者总结了三条经验法则: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下社会,提前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负债,无可厚非。

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债务和收入的比例,而是债务的增长速度和收入增长速度的比例。若收入增速较大,那么即使眼下债务负担较重也能慢慢还清,但若债务增速较大,那么迟早有一天债务总量会阶段性的超过收入总量,如此下去我们都可能被债务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否则会失去竞争力

长期来看,你得到多少取决于你能生产多少。即使你在短期内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超过生产率水平的收入,那也是偶然的盈利,是处于容易破碎的泡沫期产物。

从企业的角度看,每年都会评估在职员工的业绩表现(生产率)和薪资匹配情况,若发现有性价比偏低的员工,那么裁员大潮到来时他们会首当其冲。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我们收入提高,支出总额增加,这个正向循环的关键就在于生产率。

提升生产率是我们个人财富增加的根本途径,让自己拥有能匹配更高财富的生产率,而不是等着泡沫的破裂。

越是经济寒冬,越该理解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虽然经济寒冬已至,但经济周期的周期性规律,就说明寒冬会来,也一定会走。

与其在这个过程恐惧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专注提高自己的生产率。

业界动态

SaaS 软件产品设计的原则

2020-3-26 12:53:02

业界动态

产品体验--探究产品细节背后的设计理论

2020-3-26 13:22:0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