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论

之前的公众号文章里写过《思维模型》、《结构化思维》,这些能力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个个实际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深入一层,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来聊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论。

聊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论

1、判断问题的真伪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第一步应该先判断这个问题的真伪。

关于问题的真伪,需要对问题进行一些分析,真问题就是问题的本质,其它的问题就是问题的假象或表象。分析问题时要认真剖析,刨根问底,直至找到问题的末端因素。这里推荐一个5WHY的追问法。

先看一张网上的图:

聊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论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在冰山底部,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露出来的山顶部分。如果掌握点5W追问法,就有机会挖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接着才能想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于5W追问法,我先简单举个栗子,方便你品品:某个系统项目上线失败,现在要你复盘下真正的原因。

1W: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2W:系统为什么无法正常使用?—因为系统开发质量有问题?

3W:为什么系统开发质量有问题?—因为系统开发过程没有遵循软件工程管理过程?

4W:你指的是在软件工程的哪个过程有问题?—开发方对需求的理解和开发任务分解有问题?

5W: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发方能力和经验不足

通过5个追问,问题的最终原因回到了:选择供应商的问题上。

注意:5W追问法的5只是一个逻辑数量,实际使用过程有可能少于5,也可能多于5。

5W分析法有几个注意事项:

  1. 要对提问的方法有共识,比如要接受看似很天真的提问。其实当有人提出某个环节的质疑时,往往说明在这个环节就有问题
  2. 要尽量客观,不要以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实际过程中问题当事人常常会对提问表现出不耐烦
  3. 如果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多个原因,则要分开找出每个原因的根源。比如我们上面的例子每个问题只说了一个原因,实际上有可能在某个问题上有多个原因。
  4. 每个问题的原因推论要有逻辑。应该朝解决问题的方向来分析原因,找可控的原因。比如一杯水洒了,原因分析说是端水人不小心,这个分析就不是朝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效的分析可以是,当时地板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比如说最近刚地板装修?卫生打扫原因?如果真只是一个人不小心失误,那没必要用5W追问法。
  5. 对原因的分析不能轻易归到人的心理层面(如这个人脾气不好、没注意等)
  6. 避免责任推卸。每个环节如都有明确交付物,可以避免互相推卸责任。

2、对问题做价值判断

每个问题对于不同人,都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我们需要对问题做个价值判断。

我们还是举个栗子。一名产品经理做产品时,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下,衡量哪些需求有价值,值得优先去满足?

这里我们又可以找到一个KANO模型来作为我们的分析依据

还是先看一张上课的图:

聊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论

我们不在这里科普什么是KANO模型,从上图四象限来看,5类需求中,一名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如果对于一款已上线的产品,应该优先考虑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的需求。

去挖掘出一群堆需求中哪些属于这两类?如果真能找出其中的魅力属性类的需求,这才是我们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价值所在。比如说第一个发明了可以全屏幕、用手指操控的智能手机。这里的全屏幕、用手指操控就是魅力属性。
很多工作了5年以上的人,还是会感觉被海量的工作所淹没。仔细一想,发现这里的大量工作其实没什么价值,而自己也没真的用心去做好该做的工作。

这里有个最简单的方法:把每天要做的事都用一个表格简单记下,自己排下优先级,从高到底来解决。这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执行一段时间后,你对什么事有价值有了更好的判断;二是这不就是你每周的周报吗?根本不需要再去回顾。

3、从人的单位成本,区分谁来做更合适?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而且每个人的单位成本不同。

我们还是以工作为例,企业经营中的成本控制的本质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更低成本地完成好任务。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还需要做下判断:哪些问题需要自己来处理,哪些问题应该让别人来解决?

注意:我们这里忽略每个人意愿、能力等因素。同时为简化考虑范围,先忽略一个问题的远期潜在价值。

只从每个人的单位成本的不同(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公司支付给这个人的薪资,比如一名麦当劳临时工的时薪是16元,一名管理人员的时薪是80元),来考虑如何最大化个人的价值产出。

从上面麦当劳的员工栗子,除非特殊情况外,我们让一名管理人员也去擦桌子、端盘子,他真的干得过5个临时工吗?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这名管理人员去考虑每天的人员排班、繁忙时刻的调兵遣将、每日组织大家做工作复盘等等更有利于店铺经营的管理工作。

既然1名管理人员的时薪相当于5名临时工,他在遇到每个问题时,应该先想这件事我去做是不是有价值?

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

我们稍微小结下: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有3个考虑

  1. 这个问题背后有没更深层次的原因
  2. 这个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
  3. 这个问题从每个人的单位成本来看,应该我来解决还是让其他人来解决?

最后的最后,我想告诉你:如果你不是在创新,你在那边苦思冥想的,这世上往往已有现成答案

业界动态

职场也是一种营销,产品是自己

2020-8-6 15:57:46

业界动态

一个万能公式写好高转化文案

2020-8-6 16:06: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