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除了媒体属性之外,互联网早期体现出的第二个属性,就是其「通信」属性。所以顺理成章的,泛通信类产品,也是互联网上面较早形成的产品模式之一。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并且,由于通信行为以「人」为基础,其发展逻辑非常符合「梅特卡夫效应」,也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网络效应」的描述。所以这类产品形态往往是用户越多,节点间的互动越频繁,越有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价值,同时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黏性。最终,成为重量级「入口」。

以BAT三家为例,最初,它们共同搭建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但是,腾讯的产品离人最近,所以从入口价值来看,微信最为强大——几乎可以认为,我们将任何形态的产品架构在微信之上,都不会特别有违和感。(你们真的觉得「支付」跟「聊天」有关系吗?)

我记得很多年以前,就总是有一些国内的「硅谷原教旨主义者」在试图教微信怎么做产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你丫一聊天工具,不要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而今,微信体系已经很庞大和臃肿,但在张小龙等人的坚持下,微信整体的使用体验依然不算很重——至少跟QQ、淘宝、钉钉等相比,轻便得多——虽然「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但是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到大盘用户的使用。而微信同时也(再次)证明了,硅谷那一套单纯做工具,解决单点需求的玩法,在中国是做不大的。而微信等平台做大的前提,正是表面上满足了「通信」需求,实际上无限放大了基于「人」的梅特卡夫效应。

而阿里的产品,离「人」稍远,它连接的是人与商品,所以入口价值大幅度打折。阿里一直在试图做「社交」,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为了入口和活跃度,以及它们二者所能产生的黏性。

最后反观百度,它的产品距离「人」最远,搜索完全是一个工具,虽然也有贴吧等社区类产品,但这些产品并不在百度业务的主线上面,很多产品设立的初衷也是那个一成不变的「为大搜索导流」的思路,并且贴吧等产品距离人也并没有那么近,更多的其实连接的是人和内容。

我认为,业务距离人的远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当今互联网的格局。

泛通信这条线,相比于媒体内容而言,逻辑更加清晰,一直在以通信为载体,围绕「人」而演进。

1、聊天室:轻舞飞扬的年代

聊天室可以看做是「即时通信」的雏形,它本质上是一种同步短消息的门户。

典型的聊天室,其消息同步的范围,是基于一个「大厅」概念的。也即,所有人进入这个「短消息门户」网站,相当于是进入了一个空旷的大厅,或者理解为房间。然后,每一个人说一句话,房间内的所有人都能看到。

虽然后来也出现了「私聊」等功能,但其基本架构,还是一个广场架构。

聊天室重内容,轻ID。一般的玩法是,进入聊天室之前,随便取一个「昵称」。所以聊天的过程,其实相当于是参加了一个「蒙面舞会」,如果你不表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就真的是「匿名」。

所以以上这些属性也决定了,聊天室更加适合「闲聊」的场景。你一言,我一语这样。一般的聊天室,其内容载体也是以纯文字为主。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上图:当年的网易聊天室,来自搜索

聊天室谈不上什么商业模式,但是在那个互联网的蛮荒年代里面,其使用门槛较低、具有趣味性,所以成为了很多老网民对互联网的第一印象。那个年代,很多人提起「上网」,第一个反应就是「聊天」。

另外,聊天室也衍生出了最早的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在中文互联网上,台湾的一名叫做「痞子蔡」的人,可能是中文网络文学的奠基人,他当年的代表作叫做《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说他是「网络文学奠基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他是第一个比较知名的,在网上用中文写作小说并获得较多关注的人——那时候没有起点中文网,没办法变现(也并不知道之后能出版),最初的写作全凭爱好。第二层含义则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所讲述的,是一个上网聊天,见网友,最后网友得了绝症的「凄美」故事——应该也是第一个以「网络」为题材的知名中文小说。

小说塑造了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上的第一个IP,一名叫做「轻舞飞扬」的女网友。同时定义了中文互联网上面最早的一批「网络流行语」,例如「恐龙」、「见光死」、「网恋」等。

而痞子蔡这位同学,后来也趁热打铁,又出版了《雨衣》、《爱尔兰咖啡》等著作。在韩寒和郭敬明们还没出道的年代里,他的书也曾是那一代青年人追逐的经典。

聊天室时代的默哀名单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很多老网民听说过「碧聊」这个名字,或者说,如果你用过这个聊天室,说明你暴露年龄了(我并没有用过,真的)。

碧聊是web1.0时期一个叫做「碧海银沙」的网站下属的聊天室。碧海银沙的前身叫做「湛江在线」,是当地中国电信做的一个地方门户网站。在互联网的蛮荒时期,在网上中文信息很少的年代里面,以碧海银沙为代表的,以全国各地地名加上「在线」或者「信息港」为后缀的那些网站,构成了中文互联网上面较早的一批「信息」。

在当年,聊天室这东西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网站」的标准功能模块一样。就像是,你买一台车,里面应该有一个「中控」,可以听音乐,可以收广播这个感觉。而所谓聊天室,大多都是用一些标准化的程序搭建的,少有自行开发。所以,谈不上什么产品、需求、模式等等。

但是,聊天室或许是这些国企背景的运营商在互联网应用层最后的辉煌。一方面,它们在网络信息贫瘠的年代,提供了第一批数字化的「信息」和基础工具功能,为很多老网民起到了「启蒙」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后续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风口浪尖、巅峰时刻、热门模式等等,却全都与其无关。

碧海银沙网站于2017年正式关站,但属于它的年代,远远没有延续到2017年。

2、icq:IM的定义者

icq是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即时通信软件之一,大约在1996年上线,由于其成功,甚至可以认为,它是即时通信类产品(IM,Instant Messaging)的定义者。

icq是「I Seek You」的谐音,中文意思是「我找你」。其实,我们跟上述聊天室模式对比一下会发现,即便是只看名字,icq已经与聊天室在基础定位上面完全不一样了。聊天室更多的是基于「广场消息」,是「短消息门户」;而icq里面已经明确提出了「我」和「你」的概念,更多是基于「人」,提供点到点的通信。后来我们在腾讯QQ上熟悉的逻辑——每个用户有一个号码,需要先添加好友,在线状态等等,都能在icq上面找到。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上图:icq用户界面

icq同样是基于一个id来「通信」,但是与聊天室不同的是,在icq上,出现了产品层面的「关系链」。你需要先把一个朋友添加到你的通信列表(一般是使用E-mail地址),然后才能跟他「聊天」,而不是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他喊话。也即,在icq上面,你会形成一个「通讯录」。回到开篇提到的「梅特卡夫效应」,只有基于id的,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才有可能构建真正稳定的网络,也才有可能创造点跟点之间稳定、高效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看,icq之类的以「人」为核心元素的IM工具,取代聊天室之类以「消息」为核心的产品,实属必然。

IM工具起步的阶段,是互联网真正的黄金年代。后来的故事证明,只有牢牢抓住了「人」,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抓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信工具,并且通信工具的用户黏性非比寻常,一旦做到垄断地位,只要自身不出大的问题,很难被竞品赶超。

icq原本有机会构建更加庞大的网络帝国,可惜,它早在1998年就卖给了「产品终结者」美国在线(aol)——后者恰恰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思维方式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的公司;而它试图进入中国的方式,居然也是与后来被证明毫无远见的香港「电讯盈科」合作;再加上自身的很多方向性问题,相当于是「弱弱联合」——虽然至今为止,icq依然有上千万的活跃用户,但是,大潮已经过去,它现在只能是以一个简单的工具属性,默默的为这一千万人服务了。

3、MSN Messenger:微软最像互联网公司的时刻

最初,比尔盖茨并不看好互联网。或许是由于这个原因,微软其实错过了互联网的早班车。等到盖茨转变想法的时候,硅谷已然崛起,雅虎等互联网先驱已然光芒万丈。

微软自然不甘于错失互联网这个机会,除了在Windows系统中强行捆绑IE,引发反垄断诉讼外,另一个重大动作就是升级版的MSN系列。MSN Messenger是这个系列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IM工具。

我们转回国内。当年,MSN Messenger进入中国,直接面对的就是来自于QQ的竞争。那个年代,是微软作为一家传统软件公司,最像互联网公司的时刻;同时那个年代,或许也是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高光时刻——微软之后,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像是形成了某种结界,进入中国的外国互联网产品,无一不是惨败收场。(于GFW无关)

那是大约2005年,MSN Messenger在从未做过任何运营工作的前提下,在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就已经占据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用现在的话来讲,MSN Messenger对QQ,是一种差异化竞争。而且是差异化策略里面最好的一种——使用人群的差异化。彼时,QQ的确带有比较浓重的「低龄化」标签,甚至是「乡村杀马特」标签。那时的「都市白领」们,是看不上QQ的,觉得用QQ做商务沟通很不正式。所以,MSN Messenger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上图:MSN Messenger后期变成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其UI设计,在当时的Windows平台上堪称惊艳。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年5月,微软以合资的方式在中国成立公司,开始正式在中国运营MSN相关的业务。然而,如果罗列一下他们当时的主要动作,你或许就可以猜到他们的结局——这样的战略不可能成功。

比如说:为了丰富MSN作为门户网站的内容,其采用了「频道外包」的方式,把网站的主要频道包给了各种当时国内的门户网站来运营。

——在任何时期,努力做好产品都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和本分。想做好内容,即便是在web1.0时期,也不可能通过外包来实现。

再比如说:快速切入电信增值服务,就是短信包月会员之类的服务——而且还是通过收购了一家小公司完成了该业务。

——这显然是想赚点儿快钱,但是即便是赚快钱,能不能稍微认真一点儿呢?当年是国内电信增值服务发展的黄金年代,三大门户,以及现在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都在砸重资源做类似业务。同时,网易在闷头研发邮件系统,腾讯在不断迭代过程中逐步建立它的产品哲学,阿里正在不停的折腾它那几家子公司,拆了又合,合了又拆,就是为了探索出最高效的发展路径。而您呢… 随手收购一家小公司,就完了,就这么上场了?您这样太瞧不起中国公司了吧?

再再比如说:和雅虎通用户互通。现在看来,这个行为简直匪夷所思。但背后的逻辑,我认为显然是,微软完全没搞清楚互联网的玩法是什么。它依然在把MSN作为一个软件来看待,忽略了IM平台最具价值的资源——用户和入口。

当然,其他的跨国企业通病,例如不重视中国市场,决策效率低,文化差异等等,也在这家公司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MSN Messenger在中国的服务不稳定,功能跟不上QQ,真正融入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也做得一塌糊涂。

最终,微软完败。并且,不仅是在中国完败,在全世界,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MSN Messenger于2012年被彻底放弃。

在此战役中,腾讯不但击败了强大的微软公司,而且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为了应对微软hotmail的冲击,收购了foxmail。而foxmail的老板,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张小龙。

4、QQ:庞大的企鹅帝国

我们再次把目光转回国内,关于QQ的这段故事,你或许已经在各种文章、书籍、报道中听过无数遍。很多人都能背下来了。所以,这一段,我只简述历史,重点聊聊我认为QQ为什么可以成功。

在遥远的1999年,从润迅离职的马化腾在深圳创办了腾讯。腾讯的第一个产品,叫做oicq,中文名字叫做「中文网络寻呼机」。很显然,小马哥当年是想做一个网上的「寻呼机」。而oicq这个名字,也明显是受到了icq的启发。

上图:QQ还叫oicq的时候的界面,跟上面的icq对比一下,还真挺像。但同时,你会发现在这个时期QQ就已经非常「人性化」,比如已经拥有了卡通头像。与icq那种计算机程序的风格已经不同

后来,oicq辗转发展。你听过的故事,可能包括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几度想要卖掉,但是没人买。包括在广交会上第一次与世人见面的企鹅形象。包括收到icq母公司AOL的律师函,被迫改名为QQ。包括后来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一些列本地化功能,例如头像、群等,以至于干掉微软MSN Messenger等等。

这些都是QQ的经典故事。

然而,在当年,类似QQ一样的IM工具其实很多。包括不限于:icq、picq、网易泡泡、朗玛UC、飞信等等,当然,还有微软的MSN Messenger。但是,最终QQ大获全胜,其实,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去评说一个产品为什么能成功,未免有些不靠谱,又或者,你已经听说过很多了。但是我们却可以简单看看,其他类似竞品为什么失败。

通用IM的默哀名单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首先看icq,它在中国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几乎没有任何本地化动作。包括直到QQ在国内大行其道,icq都没有中文版本。所以,这个产品没什么好讨论的,直接出局。

然后看MSN Messenger。我认为微软失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个,本地化策略上发生的严重问题。这个原因是所有跨国公司的通病。具体包括不限于:决策链条太长,研发资源不足,缺乏用户洞察,技术不足(敢说微软技术不足?还真敢,这里的不足不一定是「不行」的意思,更多是「做得不够」。比如,其在中国由于带宽、服务器布局等等原因,导致服务不稳定)等等。

第二个,轻敌。微软当年显然是没看上包括QQ在内的任何国内竞品。这从它当年的商务行为、人员任免等等角度可以看出。

互联网不同于制造业,改革开放后,大规模进入中国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的外企,大多是制造业公司。例如索尼、松下、西门子等等。由于制造业整个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有较高/较为不同的门槛;以及制造业从创新到实施的过程非常缓慢;外加当年中国企业真的不太行,所以,这些公司构成了「外企」在中国最初的光辉形象。

但是互联网不同。一方面,互联网离「人」太近,迭代速度太快,必须深入思考人和「场景」,并不像制造业一样,全世界的汽车、冰箱、电视机基本上都是那么回事儿,可以通用的。另一方面,中国的杰出人才第一次在产业领域大规模聚集,就是在互联网这里。

最终,以微软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最终的解决都是黯然离场。

所以总结起来,MSN Messenger的失败是自身战略+时代趋势使然。

还有一类就是类似于飞信这样的产品。

它们的问题则是,依靠某种特殊资源而生,而长,最终,被这些资源所拖累。飞信这款产品,最初之所以会有人用,基本上只是因为它可以免费给移动手机发短信而已。这种特殊资源用好了,就是利刃,但是,国企背景的机构,几乎不可能用好它们。当然,其他「综合实力」较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你在最初几年用过飞信,你还是能够明显的体会到,其程序运行速度缓慢,UI也经常出问题。

所以最终,与其说QQ做对了什么,以至于成功,不如说,它仅仅是抓住了用户需求这一个维度,然后战战兢兢,没有出现大的错误而已。

另外,QQ后续的发展,也为中国互联网贡献了几个典型的盈利模式(不一定是QQ发明,但大规模的应用,QQ是第一个在国内跑通的)。

包括增值服务模式,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特别是虚拟道具类产品的售卖。包括基础的流量分发,当年QQ作为超级客户端,几乎是把任何一个什么产品的入口扔到其UI上面,就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微信出现后,QQ显然已经不及当年。整个QQ体系在不断「自救」的过程中,也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它依然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作为拥有6位数QQ号码(当年申请到的,不是买的)的我,依然希望它能够不断完善,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定位,继续创造奇迹。

5、垂直化:skype

几乎每一个比较大的互联网产品品类,都会有「垂直化」的机会。所谓垂直化,就是专注有这个领域内部的某一维度做深入的挖掘。

在IM领域,最典型的垂直化方向是音视频,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产品是skype。

skype是一款主打音视频通话的产品,它曾经拥有最好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在当年带宽特别有限的互联网上面,可以做得比其他产品拥有更好的通话质量。按理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技术壁垒。

同时,它不仅仅可以支持互联网上面点对点的通信,还可以与电信网络连通,也即,你可以在网络上使用skype直接拨打普通电话。这在当时「手机」还不太普及,互联网还不能「移动」的年代里面,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skype也的确曾经广泛的跟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

然而,skype故事的后半段,跟MSN Messenger几乎一模一样。

首先,它同样更多的是以一种做软件的方式在做互联网产品。它重功能,轻场景和体验。这使skype的定位更像是一个纯粹用来「打电话」的工具,而不是一个IM或者社交工具,从而,让它的工具属性过于强烈,以至于,当其他能够更好的连接人与人,更好的构建梅特卡夫效应的产品也同步上了不错的音视频通话能力之后,skype就慢慢衰落了——其实从现在的角度回看,这简直就像是已经写好的剧本一样。

其次,它在中国的具体玩法,基本上也是复制了MSN Messenger的路径,亦或是说,复制了传统外企「国际化」的路径。也即,研发团队集中在「总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多的只是市场和销售团队。在中国,skype基本上是被打上了「无脑推广」的标签。它没什么太多的本地化功能和策略,它会出现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各种广告条上面,也会出现在一些软件安装后的推广界面上面,同样,也曾以类似流氓软件的方式推广。一些用户是被莫名其妙安装的。

最后,最惨的是,它之后被微软收购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微软这家公司很有意思,在软件时代,它是绝对的霸主,甚至很多核心的方法论和战略布局,被后续的很多公司借鉴,以至于最终超越了微软。而在互联网时代,微软几乎屡战屡败,一方面,它自己未能做出任何真正有长久影响力的互联网产品(MSN系列是其顶峰),另一方面,它总是会在一个产品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收购它(或者说,它收购了,就开始走下坡路),给人的感觉像是「弱弱联合」。skype是一个案例,后面我们还能看到一模一样的失败案例,就是Windows Phone与诺基亚的兼并操作。

我们脑洞开得大一些,如果当年QQ初露锋芒的时候,被微软收购,同时保持腾讯原来的团队来专门做中国市场,会怎样呢?

历史无法假设,事实上微软当年瞧不起QQ,却显然,高看了skype。大佬们的逻辑,有时候真的不太能看得懂。或许是他们思维太过于超前,以至于并不适应当下时代吧。

6、移动IM时代:微信

IM这条线,或许是由于其基础部分是一个工具属性很强的东西,所以貌似没有网媒那么跌宕起伏。而微信,在当今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连接平台,可以说的故事太多,外面试图讲微信故事的人也很多,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其IM部分,并且我会更多讨论微信产生的背景,以及这类背景因素是否可以抽象总结成规律,而不是向大多数文章一样,讨论「克制」和摇一摇。

微信的诞生,其实有一个重大的时代背景,即,某个生产力要素发生重大改变。这类背景一旦出现,一般就会预示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微信这一次发生重大改变的生产力要素,是以手机为核心设备的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如果你有幸遇到了某个生产力要素发生重大改变的机会,那么,一方面,你如果抓住它,可能会直接飞升;另一方面,如果你卷入其中,但并不足够强大,你往往会成为炮灰。

人类历史上,纺织、能源高效开采、蒸汽机、电力、铁路、计算机、互联网等等的出现,都可以看做是「生产力要素的重大改变」。你会发现,在这些时代里面,往往英雄辈出。去翻一翻全世界的经济史,或者翻一翻全球500强(500强这个翻译有问题,正确译法应该叫「500大」)的名单,你会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多大公司今天的成就,都是跟某个时代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有关的。

比如通用电气,比如洛克菲勒,比如丰田,比如微软等等。

另外,很多时候有一些要素发生了改变,但并非「重大改变」,或者并非构成了「核心生产力要素」,则往往会造就出一批热闹但昙花一现的产业和公司。比如「智能家居」,比如「智能手表」,比如我们读中学时,被媒体渲染成「21世纪科学之王」的「生物技术」等等。(注:生物技术相关的公司其实已经在蓬勃发展,此处更多想说的是,很多学生无脑的选择了相关专业,后来发现毕业找不到工作)

作为企业家,或者公司的高层,亦或者一个资深的产品经理,应该对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保持足够的敏感。那么,下一个「生产力要素的重大改变」会是什么呢?我当然不知道,但是有可能被选上的,或许是AI,或许是区块链,或许是5G(我个人不太相信5G),又或许,是某种世人都还没注意到的要素,或者是上面某几种的平衡。

所以,一定程度上,你或许明白了,为什么AI至今为止依然那么「蠢」,但是会有这么多人看好它(注:觉得AI很蠢的,更多是受那些不专业的媒体影响,试图把AI想象成「人格化」的产品。事实上,如果你把AI更多看做「能力」,而非类似机器人那样的东西,那么你会发现,AI在很多细分领域里面的应用,已经最够深入);为什么区块链基本上成为了骗子的代名词,却依然有很多大佬为它站台。因为从逻辑上来看,它们的确有可能构成下一轮生产力要素的重大改变。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轮生产力要素重大变革。它带来的,是技术能力,使用场景,使用习惯等等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空间。

举例来说,因为设备可以移动联网,所以,陀螺仪、LBS等技术其想象空间被打开;因为手机会重度跟随用户,所以导航、支付等使用场景的想象空间被打开;因为手机体积太小,所以语音沟通、拍照等等的使用行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仅仅是把PC上面的功能移动的手机上,是不可能成功的。很遗憾,微软再一次犯了战略错误;QQ也没能及时转身;百度没预料到使用场景的变化,它们统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失去了先机。

引用诺基亚CEO的那略带伤感的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从传统通信的角度来看,诺基亚的确没做错什么;但说它错,恰恰是因为,它没有看到新的这一轮变化带来的冲击,或者对其冲击的应对不足够。

说回微信。

显然,手机上需要适应新生产力的新IM、新搜索、新电商、新游戏。张小龙较早发现了这个机会,微信最初的导入通讯录、语音消息、摇一摇等等功能,其实都是对手机这种新生产力的适应。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些功能并没有那么「神奇」,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它们就像是互联网蛮荒时期的内容一样,闪闪发光。

微信的本质,我认为是「最好的适应了移动互联网这个核心生产力的变革」。张小龙所说的克制、自然、连接一切等等,其实都是对上述「本质」的注释。

然而,另一方面,上面说了,如果你不够「强大」,那么一旦卷入这种重大的变革中,往往就会是炮灰。比如微信最初模仿的,某个香港团队做出的talkbox这个产品。显然,他们只是不小心被卷入了这场变革,事实上,他们既没有强大的资本,也没有丰富的产品、运营和研发能力,更加不具备类似腾讯这样的体系化优势。所以,talkbox这类产品的衰落,也是必然。即便是小米,其米聊在一些产品层面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当用户数上升到某个巨大量级之后,整个技术架构和硬件资源就有跟不上的趋势,依然,最终被微信甩在了后面。

从这个角度讲,能够发现机会是一方面,选择正确的方式面对机会,也很重要。

总结:泛通信与IM演进路径

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二):泛通信与IM

业界动态

为什么说免费是最好的拉新策略?

2020-9-13 20:01:08

业界动态

跟江小白学如何做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020-9-14 8:49:1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