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平台和广告主是如何互相“窃取”数据的(下)

渗透往往都是互相的,当敌人出现在你的狙击射程内的时候,切记,你也在敌人射程内。前文说到广告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广告主后端相关数据,主要用于优化广告模型,使得用户的定向和预估能力更加精准。

广告平台和广告主是如何互相“窃取”数据的(下)

那么,反过来,广告主获取广告平台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获取广告平台的基础定向信息,进行自己的商业模式

有些广告平台的基础定向信息非常精准,比如性别,男女,年龄,常住地等,由于广告主本身用户覆盖以及技术能力的限制等问题,需要通过广告平台补充这些信息。Facebook就是这样的一个广告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同时由于是社交应用,针对用户的基础定向信息非常精准。

获取到这块的数据之后会有哪些用途?其中一个是商业变现。

一些相对较小的产品,比如DAU 大概几十万到100多万,产品的变现除了接入广告联盟之外,为了提升变现效率通常还会自建简单的广告平台,通过售卖一些大的广告平台不能做的广告,比如“减肥”、“丰胸”等广告,由于这类的广告利润率非常的高,照着基础定向投,ROI就可以比较高。所以只要基础的定向,比如地域、性别,年龄等这些基础定向就够了。

那么这些基础定向如何获取?

1. 通过渠道包获取,针对不同的定向投放不同的渠道包(主要是针对Android),进行标记,当不同的渠道包激活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所对应的定向信息了;

2. 投放的广告ID对应不同的定向,然后通过OCPX归因逻辑获取。

当前很多OCPC或者OCPM(后文称OCPX)主要是广告主归因,需要广告平台将广告的点击数据回传给广告主的后台,广告平台在回传数据的时候需要将用户信息,广告id信息以及追踪ID等相关的信息先给到广告主,广告主根据应用的激活和付费或者H5站点的转化信息对广告平台的点击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按last Click的原则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将相关的转化数据再回传给广告平台。在这个过程,广告主是可以根据投放的广告获取到相应的定向信息的。

获取竞品用户信息,抢用户

对于定向投放来说,没有比直接将广告投放到竞品的用户来得精准。比如说,拼多多向淘宝的活跃用户进行广告投放,快手向抖音的用户进行投放,这些精准的定向投放一投一个准。

有些广告平台会将定向放得非常开,比如会将市面上应用的安装数据作为定向的一个选项,如下图:

广告平台和广告主是如何互相“窃取”数据的(下)

又或者将应用的活跃数据作为一个定向选项,如下图:

广告平台和广告主是如何互相“窃取”数据的(下)

这里的信息量就非常大了。如果按OCPX的模式对接,广告的点击数据会回传给广告主,那么广告主就知道哪些用户安装了竞品或者哪些用户在竞品上是活跃的。

如果广告主是按DSP模式对接的,在圈定定向的前提下,每个请求都是符合定向的用户请求。

这些定向数据,腾讯、头条、百度都是没有的。但是手机厂商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下。

通过DSP来捕获广告平台的数据,获取商业信息

ADX模式,广告数据对接流里总会有“供给方数据安全”的问题,由于在RTB过程中,ADX需要向参与竞价的DSP请求广告,请求信息中通常会带上媒体用户ID信息,媒体的广告位以及上下文信息,使得DSP理论上存在规模化监听媒体用户行为的可能。

假设有某个恶意的DSP对于能够参与竞价的所有广告请求都以很低的价格参与竞价,目的不在于赢得流量,而在于收集媒体上的用户行为和数据,这就产生了媒体数据的安全问题,我们将其称为供给方数据安全。

举个例子,假如某个第三方的统计公司想要知道市面上厂商的用户或者头部广告平台媒体用户的分布情况,开发了一个DSP平台。若广告平台的媒体不做任何优化和限制的每次有广告展示机会都请求到这个DSP平台,那么这个DSP平台就可以比较精准的获取到应用的用户DAU/MAU情况,地域分布,活跃留存率等数据。

广告主和广告平台的数据都存在泄漏的风险,尽管双方互相渗透,但坦率来看,广告主的数据安全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解决方案都还不够充分。

相关阅读:

广告平台和广告主是如何互相“窃取”数据的(上)

业界动态

营销进化论:从整合营销到全链路营销

2020-12-3 8:52:42

业界动态

数据建模:维度设计基础知识(下)

2020-12-3 8:56: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