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事物运转的天道精微不起眼但却早已注定了输赢。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虽然,哪怕是在2020年的年底,阿里跟腾讯的市值仍旧咬得很紧时常老一老二位置轮流坐庄。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最新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

字节都没上市呢还,那凭啥老徐就敢放话日后或是腾讯和字节跳动的两极时代?

首先,百度早已不入流,BAT已成历史,这一点已是共识,百度搜索份额不断被其他操作系统级的国民APP蚕食,例如头条搜索、微信搜索,头条更是于近日推出了搜索广告业务。百度市值甚至连网易、小米、京东、拼多多都比不了了。话虽如此,但不能完全抹掉百度存在的翻盘机会,毕竟作为曾经的一极掌握着海量数据,相当于有一双天眼,对人类需求图谱了如指掌,一切大风口大机会无处遁形,决策得当,凭借手头的资金、人才、技术储备一切仍有可能。

其次,看似仍旧如日中天的阿里为啥就有掉队的风险呢?

反直觉的趋势研判才有价值嘛,昭然若揭的答案岂不自欺欺人,洒家可从来不玩把观众当猴耍的标题党,有结论,自有强健的逻辑链条支撑。

互联网到底属于谁?

用户来讲,人家只关心互联网有啥用。

因此谁最有用,互联网就属于谁,他就能圈最多的用户最多的时长。

而,只要把用户圈住,你就有无数的试错机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千万次,作为巨头显然不需要费太多周章,因此,只要腾讯愿意,他可以抢任何垂直行业的饭碗。

当年腾讯自营电商平台拍拍网寿终正寝,业界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腾讯没有电商基因,当时俺就直言这个说法没有半点脑子,因为只要有像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在手,电商开花是迟早的事,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天天用微信,一旦习惯它了,你大概率会逐渐习惯它的新业务,包括买东西。

拼多多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你以为没有微信流量池近乎纵容的给予便利,拼多多拼得起来?此处,玩裂变封号封链接让你深夜抹泪的举个手。

不但电商开花,互联网金融自微信红包功能开发出来后就一日千里,现在日常用微信支付的用户甚至已经超过了支付宝,这块很多相对中立项目的收款后台可以佐证,例如线下商超、便利店,微信支付用户占比近60%。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中立项目收款各支付方式收款占比

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的东西,当年我说腾讯互联网金融不会比阿里差的时候,圈内不少好友都笑出了声,他们的理由是,你一个聊天的APP搞什么金融?

实际上,别说搞金融,只要你给牌照,火箭都能搞升天。

再次复述一下底层逻辑,只要你能把用户留住,你总会有办法变现,你总会找到合适的人将其实现。大的互联网公司不存在所谓的缺某种基因的说法,缺的只有掌舵人的决心和洞见,道理很简单,人才都跟猴似的在各大互联网公司跳来跳去的,手握充裕的资金,没有什么玩法和尖端技术有不可逾越的壁垒。

接着咱们再深入一点接着探讨。

那,什么样的应用可以圈最多的用户,吸引用户用得最勤快?

1、用户的魂在线上需要一个家

互联网的一切作用都围绕信息展开,对用户来讲,他跟互联网能有以下几种交互方式——

A,获取消费信息
B,交换信息
C,上传信息

A,B好理解,但C被很多互联网公司忽视,他们不知道大多数用户有旺盛的表达欲,很强的自我实现需要,有在网上复刻一个自己的冲动。

一个操作系统级的国民APP一定是可以同时满足上面三个用户交互方式的。

凡是上面3个交互方式有缺陷的APP,如果不加以优化,掉队是迟早的事。

一切皆可社交,一切皆需让用户便捷地在网上张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塑造自我线上ID,要让用户有存在感,归属感。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哪怕是一个读书APP,也可以给用户一个相关的自我展示主页

人最关心的永远只有自己,一个有大量用户自主信息沉淀的平台,总能多分得一分注意力,因为那是他自己在线上的自我投射。再怎么乱逛也要回家,那个线上的丰满ID就是他的家。

所有APP里面,微信是ABC完成度最高的,你可以看朋友圈,看公众号还能看视频号消费各类信息,你也可以开展社交跟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沟通,头像、昵称、朋友圈这一套ID塑造工具,让用户得以在线上塑造一个丰满的自己,好似用户通过互联网将魂寄养在了微信。

而没有用户魂的APP,用户只是偶尔过来串串门,你的战略框架搭得再大也是没人住的鬼屋,例如百度阿里也在搞小程序妄图复制微信的操作系统策略包办用户的一切需求,但门庭冷落。

2、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无止境,需要新的供给方式

用户再也不是一本知音,几个电视台,三五份报纸就能打发的老实人了。

互联网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如黑洞,他们渴求一切新鲜玩意儿,对于重复的东西他们可以在一秒钟内划掉。

因此只有用户可彼此满足用户,单靠互联网公司组织编辑直供内容是无法满足海量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的,因此(C,上传信息)这个路径不可锁死。

像百度这点就做得很差,不是说你注册个账号就能发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你都需要自己建一个网站上传内容等它收录,至今,你也不是随便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发内容。

像微信、微信视频号、qq 注册完就能立马发朋友圈,换头像,抖音也是,注册好随手一拍就能上传。

反观阿里系,淘宝天猫账户很长一段时间连昵称都改不了,注册了是啥就是啥,注册账号名称至今也改不了。

除了买东西用户并没有太多空间展示自我,这给了小红书这类种草平台崛起的机会,虽然阿里开放了创作平台,但那远远不够,普通用户在C这个环节仍然没啥好的释放方式。

这也导致了,用户用完就走,留不住人。

互联网信息分发主要有3大方式,一是编辑采编推荐,二是社交分发,三是智能算法推荐。

以今日头条内容为例,你的关注列表别人发的动态就是社交分发,如果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则又掺杂了算法推荐;置顶的时政信息就是人工干预的编辑推荐了;而推荐列表里的内容则基本都是算法根据你的标签属性个性化推荐的。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今日头条

一般大的平台这三种方式都仍然在起作用,但第一种方式已逐渐式微,社交分发和智能算法推荐才能将海量信息有针对性地给到感兴趣的人面前。其中智能算法推荐又是当红小生,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毕竟用户不可控,有很多板块的信息特感兴趣但是他们不乐意分享转发,例如特别值钱的、弱智但有趣的。一个成功的平台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己命运寄希望于运气的,他们必定会将内容分发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智能算法推荐就是不二选择。

从某种程度,谁精熟掌握了智能算法推荐,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就能很好的为用户供给信息,他自然就能圈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时间。

这是字节跳动崛起的最核心密码,也是微信将订阅号内容排序打乱加入算法推荐方式的背后原因。

至此,洒家给大家分析了互联网应用圈用户的2大杀器,第一是给用户充足的空间自我表达低门槛生产海量内容,第二是借助以智能算法推荐为中流砥柱的内容分发方式将海量内容恰当地推送的对口的用户面前。

巨头们也心如明镜,做了很多尝试,像阿里系,投了一众内容型互联网公司,例如优酷土豆,微博,虾米音乐,但这些只是垂直细分的领域,并不是高频刚需内容供给平台,小修小补而已。

ABC三种用户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背后对应的对信息的需求千千万,但能称得上高频刚需,一天不用就发慌的内容却不多。

就目前来看,最基础的需求主要有以下2个——

第一是社交,很多用户接触互联网的第一道关口就是社交,例如聊天室、QQ、微信,最典型的你可以观察你们周遭的亲属或者回味一下自己的互联网之旅,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社交的需求而触网。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互联网最高频最基础的需求之一,因此不管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通过QQ和微信牢牢占住了这个好的坑位。

第二是娱乐消遣,包括新闻资讯、八卦奇谈、搞笑段子、情感生活、职场干货、音乐电影、游戏……

吃饱喝足人就陷入无聊,需要打发时间。

娱乐信息的版图非常庞大,很多时候一个小点就能做出一个用户过亿的APP,例如内涵段子、网易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要想尽可能地统合这些信息为一个平台所用就有很高的门槛。

但在智能推荐算法的加持下,目前娱乐消遣信息的获取就如呼吸一样简单。

就目前来讲只有腾讯(微信、QQ),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抖音、TikTok)有这样的能力和趋势。

这就是为啥腾讯和字节跳动大概率坐稳今后互联网两极的原因。

ps,抖音还占了一个趋势就是互联网信息介质的视频化,这也是微信不遗余力投注视频号的原因。

像打车、购物、分类信息、团购虽是刚需但却不够高频,你不可能有事没事打个车玩玩。

有个很恐怖的事实是,主动检索信息、主动去购物这些需求远远比不了社交和娱乐消遣。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愈发完善,用户越来越“懒”,懒到能用一个app解决的就绝对懒得点开第二个,能用微信搜的就懒得点开百度,在微信就能上拼多多京东买东西就冷落了淘宝天猫。

还有个点就是购物是有门槛的,因为要花钱,这就注定了用户基本上是用完即走,这就是电商APP的流量诅咒。

细思,阿里还不慌那就是傻。(PS,阿里系手头有个B端社交软件钉钉,这里可以给不少安全感,有钉钉在可以切很多B端服务项目)

而背后的逻辑就是谁手持高频刚需信息谁就能圈住用户,伺机从各个角度转化用户,包括电商。

于腾讯、字节跳动而言,电商只是一个项目罢了,啃下来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流量在不怕花不开。

2021趋势研判(1):互联网逐步进入腾讯、字节跳动时代,阿里该急了

淘宝芭芭农场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上架了1款小游戏,那就是农场,京东的“东东农场”,淘宝的“芭芭农场”,拼多多的“多多果园”,在助农的名义下通过登录、浏览店铺、购买商品获得阳光、水滴或者肥料来培育你的果树,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漫长的培育你就能收到几斤实打实的水果,包括但不限于苹果、柚子、猕猴桃、橘子……

从观察家的角度会觉得网民真的是闲的蛋疼,但很多很多普通用户私底下都玩得津津有味,这种有及时反馈还真能免费领水果的小游戏比只能从名义上装个环保逼的蚂蚁森林刺激多了,你去问问说不定你妈就是这款游戏的忠实粉丝。

上面这个游戏背后透露出2点好玩的东西,第一,那就是印证了洒家的看法,即只要把用户留住总归有办法将你转化,哪怕给你送水果让你撸羊毛,撸多了在APP呆久了保不齐就管不住手就买东西了。第二,电商APP对留住用户真的天然不具优势,为此不惜附加点游戏属性。

看到这,老铁们大概对今天的议题心里有谱了吧,诚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事物运转的天道精微不起眼但却早已注定了输赢。

通过本篇文章,我希望诸位起码要意识到3点。

第一,知道什么是互联网用户需求的上风向,谋定而后动,不要随便踏入一个有被人跨维横扫风险的领域。

第二,万一你捣鼓出个潜力股公司,知道哪根腿是真的粗,对自己“身体”好,哪些是虚胖,给不了你成长。

第三,做项目搞流量,知道哪里才是真的好去处。

最后,别问老徐为啥会有这么好的洞见这跟老徐长得帅,幽默机智,才华横溢没啥关系,完全是运气好,突然就想到这么一茬。

业界动态

为什么广告行业不再那么酷了呢?

2020-12-3 16:24:15

业界动态

史上最牛逼的文案!

2020-12-3 16:41:4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