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用户(下):常见的用户心智

接上《用户心智上》,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的10种用户心智。

认知用户(下):常见的用户心智

四、怎么探索用户的心智

在用户场景中,用户的心理状态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源就是用户心智。如果说用户是产品的根源,那么用户心智就是用户需求的根源,用户所做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他们在具体场景下,认知某件事后的反馈,这个认知的基础是用户心智。

我们要讨论用户心智,就一定逃离不开“同理心”。但是“同理心”并不是简单的“切换成用户视角”的能力,这个能力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切换和自身差距很大的用户视角,比如你是男人,能不能切换成女人视角?如果你是高收入人群,能不能切换成低收入人群?

读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书就能知道,每个人的心智成熟过程无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跟他从小收受到的教育、生活环境、日常接触的人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研究每个人的心智,当然要研究这些人的过往,研究他们的心智形成过程。说到这里大概就知道上一篇说的用户画像的重要性了,我们用户画像的过程也是研究用户心智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罗列出几种常见的用户心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就是人们讨厌自己失去自己已经得到的财富。损失厌恶在现在的产品设计中很常见,比如优惠券。商家把100块钱的优惠券发给你,然后再不停的告诉你,这个优惠券你再不用,你就损失100块钱了。

还比如一些文案设计:“赠送给你一张200元的优惠券”和“不领取优惠券将损失200元的额度”。

题外话双十一设计的如此复杂的优惠券体系,其实也是在筛选对价格敏感和不敏感的用户。

2、框架效应

面对同一个问题,在使用不同的描述后,人们会选择咋听之下比较有利或者比较顺耳的描述。框架效应的基础正是损失厌恶。

框架效应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在吸引用户选择一套你有预设倾向的方案时,就可以用更加顺耳的说法去表达。在损失比较大的时候,强调收益,在损失比较小的时候,强调损失,可以让用户更认同。

3、锚定效应

一个电饭煲商家有三款产品,他们的价格分别是130元、440元和390元。具备的功能数量是3、9、8。上架一段时间后,销量分别是1200、800、200000。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卖家,你会怎么做决策?是不是应该把A和B下架,节省生产新型号产品的额外成本?

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琢磨一下消费者的心理。

我们是对电饭煲没有太多概念的消费者,听说这个品牌不错,于是过来购买,看到型号A的时候,我们会想这一款比另外两个便宜太多了,而且功能也很少,肯定质量不好。

型号B和型号C差不多,C只比B少了一个功能,但是便宜不少,而且这个功能好像还比较鸡肋,自己用不到,那就购买B吧。

这样走完一遍,A和B的销量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放在C的旁边,作为C的重要锚定物。A用来锚定C的质量好,B用来锚点C的价格实惠。

这就是典型的锚定效应,锚定效应不仅用在商品售卖上,还可以用来管理用户的心理预期。

例如你的产品提供送餐服务:你告诉你的用户预期30分钟到,但是实际25分钟到了,跟你告诉用户预期20分钟送到,结果25分钟才送到,用户的感知差别会特别大。在后面的结果中,哪怕你反复的强调了这是预计时间,不是承诺时间,但是用户不会买账的,用户会把最开始得的信息作为锚定值,后面所有的行为都会基于这个锚定值做判断。

4、注意力偏误

做过一段时间产品后,你就会发现,哪怕你在产品上的文字说明写的再清晰,用户总有发现不了的情况。这倒不是某些用户比较懒,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产品本质上还是工具,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用工具实现我们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次要的因素对我们都不重要,我们也根本关注不到,这就是注意力偏误。

我们在淘宝购买一件目的很明确的商品,打开APP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是去搜索,从搜索结果列表页面找我们喜欢的商品。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不关心app一共有几个tab页,首页放了什么产品。对于无关信息的不关注程度,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要。认知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之为“看不见的黑猩猩现象”,指的是当测试对象观看一个主要内容是几个白色衣服的工作人员传球并记录传球次数的时候,大部分人居然没有看到一只黑猩猩从工作人员背后经过。

当我们知道这个现象之后,在做决策的时候,可以几乎不考虑“用户认真阅读小字”这种场景,如果依赖这种场景做功能,可能会引起各种异常,用户大量投诉。所以重要的信息重要显示或者阻断式显示,小字只能辅助。

结合“看不见的黑猩猩现象”,有几个设计原则:

主线流程之外的信息和功能,默认用户不了解;

大段的文字和小字体的文字,默认用户不会阅读;

有重要的流程步骤、信息传递,就需要重点突出或者阻断式提醒。

5、主观验证、证实偏见和逆火效应

主观验证:一个人如果认为某个观点或者判断特别重要,会主观上把许多无关的信息作为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

证实偏见:当有了一个假设后,我们会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

逆火效应:这是最严重的证实偏见,即当假设被相反的信息否定后,我们反而更加深信自己原本的假设。

6、概率思维与0/1思维

假设我们产品的一个功能,有95%的概率不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好功能吗?在一些限定条件下,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好功能,比如是预测消费者即将买什么商品的功能,或者判断患者病症的通用逻辑,准确率已经很高了。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好功能吗?未必。因为对于用户来说,他并不是从整个平台视角理解产品的,而且关键在于,他遭遇的并不是95%这个 数字,对于他来说,只有0和1,只有正确和错误。

7、知识的诅咒

知道的越多,反而越容易做不好,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这个偏误来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的一个实验:把实验对象分成2组,给A组的学生一个清单,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儿歌。A组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拍桌子,在桌子上把这些儿歌的节奏打击出来,然后让B组的学生根据听到的节奏猜测是什么歌。对于B组的学生来说猜测的过程并不容易,120首歌,B组的学生只猜中了3首。从概率上只有2.5%,但是A组的学生认为B组的学生能猜中一半,也就是50%。

这个实验非常精准的描述了知识的诅咒现象:我们了解的知识越多,就越会丧失在不了解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在产品决策中,避免这个现象至关重要。

拿滴滴打车举例,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可能近乎是全知的状态。而有时用户缺失的信息让人震惊:有很多司机并不知道每天有什么奖励活动,不知道可以在平台上购买保险,有很多乘客不知道有优惠套餐出行等等。在真正发现问题之前,我们很容易会认为用户对于我们的活动和策略不满意,其实不一定。

8、峰终定律

峰终定律:高峰时(不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与结束时的两个感觉,是未来最容易让人回忆起的体验。

映射到产品和用户,也就是不管整体的流程如何,用户使用产品后对产品的评价的优劣,往往源自他在最高峰期间的体验如何,以及在结束时的体验如何。

9、宜家效应

用户在判断价值时,会受到一些特定的因素影响,做出未必理性的价值判断。前文提到的锚定效应是一种,宜家效应也是一种,它会让人高估自己劳动带来的价值。

“高估自己劳动所得”在许多产品和营销策略中会有不少帮助,例如:通过完成一些小游戏让用户感觉到“这些奖品是我自己赢得的”于是特别珍视。如果奖品是优惠券,那用户更倾向于在截止日期之前用掉。

另外,宜家效应还能提醒我们:对于用户花费时间和精力得到的权益或者虚拟产品,在做削弱他们或者导致他们贬值的事情时,要特别谨慎。

10、间隔效应和延迟效应

间隔效应:比起无间隔的重复接触,有间隔的重复接触会有更好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延迟效应:比起短延迟时间的多次重复接触,长延迟时间的少次接触有较好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业界动态

灵活用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1-1-16 11:33:20

业界动态

咱们厂里急需专职主播

2021-1-16 11:41: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