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干货 | 这些你不懂,还想开产品发布会?

在行业里混了快十年,又在企业混了一年多,老司机作为参与者又作为组织者开了N场新闻发布会,觉得该写个东西说说这个事儿了。

实操干货 | 这些你不懂,还想开产品发布会?

在不少人眼里,新闻发布会就是找个场子,发发红包,讲讲情怀(吹吹牛逼),然后坐等各大媒体发稿。

新闻发布会确实是PR里最基础的那件事儿。但你如果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这是花钱的活计。每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都印着国徽和毛主席,每一张人民币都值得我们尊重。

就算是不差钱的公司,发布会也很重要,因为它还关系着另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时机。

想一想,为什么淘宝要搞双十一?为什么京东要搞618?大大小小的商家,为什么要把每个节都过成情人节?

特定的时间,可以让传播加速,效果加倍。错过合适的时机,跟丢钱是一样样的。

所以,我们就讲讲,创业公司请记者要注意的事儿。

一、天时地利:选好时间地点很重要

场地如何选择,是摆在创业公司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开发布会,应该省点放到公司开,还是找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五星级大酒店?

简单的回答是:看定位。

麦肯锡的员工,出差必须坐头等舱,住宿必须五星级。这样做并非因为咨询业雇佣的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请得起麦肯锡的客户都是是金字塔尖上的,坐头等舱可不仅仅是展现公司实力和品牌形象,也能够增加与目标客户接触的机会。

亚马逊市值超过3400亿美元,但大老板杰夫·贝佐斯的桌子,却是给一扇从宜家买来的门板钉上四条桌腿的DIY作品。因为节俭是亚马逊的企业文化,他想告诉客户,公司会为您省下每一份钱。

麦肯锡和亚马逊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公司。但是,如果把他们的做派换一下,画风就不太对了。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场地,第一要义,还是得看公司的定位。

发布会场地的选择,就是你将传递给公众的第一个信号。

如果你做的是奢侈品,就算是初创公司,也没有必要省场地的钱。

如果你做的是硬件,把记者请到公司的会议室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顺便参观下流水线呢。

当然,有三点非常非常重要:

交通,一定要方便。
交通,一定要方便。
交通,一定要方便。

选完地点,然后就是时间了。

古人办事儿,都要挑黄道吉日的。

这是旧时候的规矩,新时代的青年,不一定要拘泥。但是,如果你打算开新闻发布会,挑挑日子还是有必要的。

想想汪峰的痛吧。

倾尽才华写了一条长微博宣布离婚,该上头条了吧?结果王菲李亚鹏也离了。

在演唱会上向章子怡告白,结果恒大夺冠了。

新专辑发布,碰上吴奇隆和刘诗诗、杨幂和刘恺威秀恩爱。

有微博打歌,有新意吧?结果张艺谋超生了,保罗沃克去世了。

郁闷,写歌吧。新专辑发布,该给头条吧?碰上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了!

音帝要搞世界巡回演唱会,多么重磅的事。结果马航出事了,吸走了全世界的眼光。

……

说来说去,还是时机不对。有个词叫”对台戏“,意思是两个戏台同时开演,观众们只能二选一,哪怕你再牛,只要对手比你牛一点点,都可能让你门前冷落车马稀。

所以,尽量不要打对台戏。

首先,不要和天气打对台戏。有一次活动举行的时候,碰到了台风天气,记者都追风去了,咋来?

其次,不要和政府打对台戏。每个城市都会举办一些重头活动,比如厦门的98投洽会,这种活动期间,当地媒体的版面都围着活动转的。别说你请不到记者,就算记者来了,你也争不到版面,争到版面也没人关注。

最后,不要和大牛打对台戏,尤其是可能和你出现在同一个版面的。比如在厦门,要是美图秀秀今天开发布会,那其他科技公司都避避吧。每个口线只有一个 记者,采了你就采不了美图,对不?再说了,报纸版面只有一个头条,微信公众号只有一个置顶,你有把握一定争得过大牛吗?没必要,对不?

当然,如果你可以发布件完胜同行的事儿,对台戏也不是不可以打,打了甚至效果更好。但你一定得有把握干得比同行好,这一点,不要问手下,问问外人。

所以,确定发布会的时间,一定要先看看新闻,翻翻日历,最好也在行业里打探下消息。

老司机还有一个建议:发布会最好放在上午,如果上午不方便,下午最好也要能在4点前结束。原因无他,媒体大多次日发稿,多留点时间给记者写稿,至少能多打几个字吧?

二、请你真正需要的媒体

既然是新闻发布会,那就得请记者。那么问题来了:要请什么记者?传统媒体的还是新媒体的?自媒体大牛怎么邀约?有人说能帮忙发稿,全国性的大站300块一篇,真的有这种好事儿?

——其实,能想出这些问题,这个PR已经算入门啦。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不管是专业媒体还是算媒体,对于主办方而言,邀请来的目的无非两个:

1、借助媒体的渠道,广泛传播公司的想传播的消息。在传统媒体时代,因为渠道太少,这点尤为重要。新媒体时代来临,渠道越来越丰富,读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推广时照顾的面也要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垂直媒体兴起,在各自领域影响巨大,也成为品牌推广的必争高地。

2、借助记者的专业,获得一篇优质的稿件。老司机当记者的时候,经常哀叹不少公司的通稿写得歪瓜裂枣,通篇吹嘘公司产品也就算了,不懂5W1H也罢,有时候甚至还文句不通。后来跟创业企业玩久了也就释然了,毕竟创业公司大多没有专门的PR,花大价钱专门请个靠谱的也不够划算。优秀的记者能够带给创业公司的绝不仅是在报纸上花一篇新闻的价值,那篇稿件以及部份描述、定位将来都可以用到公司的品宣上。尤其是一些高品质的自媒体,由于摆脱了传统媒体篇幅的限制,他们的文章往往可以带给你更大的惊喜。

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大概就知道该请哪些媒体了。一般而言,老司机会这样安排传播矩阵:

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
财经大报:每经、一财、经观等,最好请驻站记者
本地报纸:省级日报、省级都市报、市级日报、都市报
网媒:主流网媒地方站,重点是腾讯地方站,还有新华网、央广网等央媒地方站
电台:当地广电新闻中心的电台记者
视频:当地卫视,或专门栏目记者。
自媒体:按行业情况,适当邀请一定数量的优秀自媒体。

眼下自媒体火热,请优秀的自媒体报道,大家一般都有概念。老司机比较常听到的问题是:

我自己既不看报纸也不上新华网,你给我请这么多记者来嘛?

还有人会很开心地告诉老司机:不用专门请记者啦!我们有合作的网络公关,中央级网站,原稿照登,几百块钱就能发一条。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老司机说两个字:呵呵。

先说传统媒体。虽然眼下报纸发行量日益稀少,但是你别忘了,目前除了少数官方新闻类网站外,只有传统媒体才拥有采访权。这意味着,传统媒体依然是最权威的信息源,你虽然不订报纸了,但你在网站上、手机上看到的新闻,内容依然大多来自传统媒体。

老司机的经验是,往往一个传统媒体的稿件刚刚出现,不到一小时,甚至不到5分钟,就被各大网站转载一遍。在百度上打出稿件标题,搜出来几十条一模一样的稿件,基本上可以攘括全国主流网站。

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再说网络公关。必须承认,网络公关大大提升了发稿的效率,一手交钱一手发稿,简单利索,稿件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到,是搜索引擎推广的一个不错手段。

但是,网络公关的劣势也十分明显。首先,网络公关缺乏基本的编辑优化能力,无法帮助公司提高内容质量。再者,网络公关发的稿件,基本是一锤子买卖,不具备再传播性。

所以,老司机一般会建议创业企业采用“传统媒体报道”+“网络公关补稿”的形式做PR。不过就目前的经验来看,还没让客户在补稿这件事情上花过钱。

三、车马费,这是个问题

车马费,是一个不得不谈又不太好谈的问题。

因为车马费这种事儿,老司机碰到过不少啼笑皆非的事儿。

——给车马费就是软文吧?来来来,你开头要这么写,结果可以这样收,登一张照片,就用我们老板的个人照,一定要突出他伟岸而又睿智的形象……

拜托,你给报纸广告部打个电话问下真正的软文一个字多少钱好咩?

——我公司这么牛逼,我的产品这么惊艳,我的成就如此卓越,让你采访我就是一种恩赐了,还敢提车马费?你居然是这种人?我可不是那种人!

锤子手机的发布会,从来不给车马费的。你要是单口相声讲得跟罗永浩一样好,别说车马费,花钱来听都可以。

其实,想要把车马费这事情说开,还得从车马费是怎么来的说起。

改革开放初,外企进入中国,开始在一些五星级大饭店搞新闻发布会。那时候还流行自行车呢,结果饭店门口停了乌泱泱一片的自行车,都是记者骑来的。主办方觉得不好看不体面,下一次邀请的时候就建议记者可以打的士来出席活动,费用主办方报销。后来收集票据太麻烦,干脆主办方直接给出席的记者发一笔车马费。后来这种做法开始流行,一些政府机关邀请媒体时也会适当安排费用,让记者签字领取,作为交通补贴。

这就是车马费的来历。从字面去理解吧,就是一份交通补贴而已。

再后来,车马费成了行业的潜规则。有一些消息,既是企业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也是报纸可以报道的资讯。于是,企业适当提高车马费的标准,吸引记者的注意(仅从精力分配的角度看,有些发布会可去可不去。但看在车马费的面上,就去看看吧),希望记者可以妙笔生花,多写几句。也因为车马费成为行业的潜规则,车马费甚至成为一些媒体分配的手段之一——比如老司机还在报社的时候,一段时间干了很多没稿费的活儿,领导就安排我多跑几场发布会,收的车马费就当补贴了。

所以,车马费这东西,不能不当一回事儿,也不能太当一回事儿。适当的车马费有利于减轻记者采访成本、提高双方沟通效率,但也没有必要把车马费订得太高,因为边际效应有限。

毕竟,稿件能不能发,最终靠的还是内容。

四、千万别小瞧通稿

老司机当记者的时候,碰到过一件很懵圈的事情。

参加一场活动,找主办方索要通稿,却被回复“没有通稿,你应该可以自己写吧?”

老司机至今记得主办方的那个眼神,无辜又带着鄙夷,有一股脑电波在说:连稿子都不会写,这是什么记者呀?

拜托,没有一个记者会直接把你的通稿转给编辑。再说了,如果记者直接把你的稿子发出来,那你岂不是相当于拿车马费的钱赚到软文的版面,这种事情不要太划算。

还有一些小白会问:既然没人会照登通稿,那我还辛苦准备干嘛?

说这个问题,得从记者怎么用通稿说起。

首先,通稿可以确认一些基础信息。比如公司名称、负责人职位、名字,重要口径(融资金额、活动性质、合作方式)等。

这些信息,发布会上·应该也会提及,但是语音交流本来就容易出错,更何况汉语里有这么多的同声字。

还有一个问题,通稿什么时候给记者合适?

老司机曾经碰到一个发布会的主办方,执意要把通稿放到会议结束再发。问他原因,回答“怕记者一拿到通稿就跑了。”

这位主办方,显然把记者当花瓶了。

问题是记者就算坐满全场,也没有会在脑门写上“记者”两个大字呀。

记住,你邀请记者的目的是,你请记者参加活动,需要的是记者的撰稿能力和媒体平台。与其让记者呆在现场当花瓶,倒不如让记者尽快掌握本次发布的要点,节约更多的时间用来写稿,对不?

所以,老司机建议:

一、至少提前一天将通稿发给记者。在媒体,企业新闻与广告之间有一个敏感的界限,一旦被判定为广告,记者就发不了稿件。提前一天将通稿发给记者,可以让记者充分挖掘活动亮点,选择合适的报题角度。

二、提前建一个微信群,便于和应邀前来报道的记者及时沟通。

三、除了会前给一份电子版通稿外,现场再给一份打印版的通稿。打印版的通稿字号不一定要大,但行间距、页边距适当放大,便于记者采访中做记号或者做笔记。

四、尽量安排面对面采访的时间,群访单访都可以,而且时间尽量靠前。如果有记者提出单访,尽量满足。因为提议单访,说明记者对题材很感兴趣,很有可能会做一个大稿子。

五、看稿、摧稿有技巧

发布会结束以后,PR还要操心两件事。

第一件是看稿。

严格来讲,新闻发布会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企业不可控的部分了。记者怎么写,是褒是贬,只要没有出现事实性的错误,企业都无权干涉。

一般而言,除了政府机关之外,媒体不会同意企业看稿的要求。

不过,这是一般而言。如果你真的实在好奇的话——也有几个途径,可以友好地和记者再确认部份关键内容。

首先肯定是私人关系。虽然公对公不能看稿,但如果私下关系足够好,看一下也未尝不可,不是吗?#和记者尤其是大报记者交朋友真的很重要#

其次,有一些口径,你有权向记者了解,尤其是重要口径、企业介绍、口头表达内容。确保你的话语不被曲解,是你的正当权力。只要你诉求合理,记者一般会把相关段落截下来发给你确认。有时候情急之下,把整篇稿件都发给你,也非不可能。
拿到稿件后怎么办?老司机提示:

  • 改稿,一定要克制。
  • 改稿,一定要克制。
  • 改稿,一定要克制。

记者把稿子传给你后,一般都会说一句:改下事实性错误的地方就好了。

老司机碰到过一些主办方,拿到稿件之后就大改特改,改完导语改结尾,中间加上大段的企业介绍,然后恨不得在领导名字前面加上“英明神武”、“高瞻远瞩”这样的一堆形容词……

碰到这种情况,老司机只好笑完之后,再一点一点删掉。

修改稿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修订模式,让记者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改了什么。这也是尊重之一种。

修改完稿件,接下来就等发稿了。

在一些PR看来,记者拿了车马费就得发稿,不发稿的记者,就是骗吃骗喝。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严格财务管理,车马费要跟发稿情况挂钩,如果稿件没发,就以为是PR虚报人头黑了车马费。

这么不尊重人,以后还想不想一起愉快玩耍嘛。

一篇稿件能否顺利发表,新闻性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你的发布内容足够有料,媒体自然而然会争相报道。

只可惜,大部分的发布会对于你而言确实重大,但对于媒体而言并没那么重要。这个时候,能否见报、能否播放,还可能受制于时间、版面问题。简单讲,要是今天新闻比较淡,说不定你的稿子就上头条了。要是今天大事儿太多,那你就只能发个边栏,甚至连边栏的位置也混不上。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请不要沮丧,倒霉的并不止你一个,至少还有汪峰。

这就是为什么老司机在开头就提醒,开发布会一定要看看新闻、翻翻日历。

有人说,老司机你讲这么多,无非就是让我不要摧稿呗。

错。稿,可以摧,但是得有技巧。

比如,你可以跟记者说:稿件发出来以后,帮忙把链接发给我下,好吗?

然后,你把已发稿的链接转到前面提到的那个群里面,@相关记者表示感谢。

如果一个记者在一定时间内未能发稿,也不跟你联系的话,你也可以主动跟他联系一下,了解是不是碰到什么问题,需不需要再补充些什么资料?

总而言之,用友好、理解地心态和记者沟通就可以了。万一这次确实不好发稿,也要向记者表示理解,说“下次做相关行业报道时,多提一提我们就好了。”

这样通情达理的企业,记者怎能不爱呢。

最后,发布方一定要搞明白一件事,你给的是车马费,不是广告费。具体逻辑,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当记者的时候,对于那些给一点车马费就以为可以颐指气使的企业,老司机一般会礼貌地回答:给个账号吧,我把车马费转回去。
相信我,有这样想法的,肯定不止老司机一个。

业界动态

关于做政府项目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2019-12-8 15:19:40

业界动态

社会心理学:当众演讲,你焦虑过吗?

2019-12-8 15:37: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